简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他们都坚信这就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对宇宙、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做过很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有关神话故事的一般知识:神话故事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书,神话只是保存在《楚辞》、《淮南子》、《穆天子传》等书里,尤其在《山海经》中神话的成分最多。以下选说数则有名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有:《山海经》、《述异记》、《淮南子》、《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传》、《聊斋志异》、《济公传》、《镜花缘》、《心灯》、《昆仑之歌》、《愚公移山》、《女娲造人》《七仙女》等。
1、盘古开天:《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天地开辟以前,是一团混沌,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后来天极高,地也极深,盘古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2、大禹治水:《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今淮南子无此文)洪水滔天,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大禹治洪水时,为了打通轘辕山,就变成了熊.对涂山氏说:“想吃饭时,听到鼓声就来吧。”大禹挑起了石头,误击中了鼓,涂山氏就前往了,看见禹正变作熊,羞愧而去,到了嵩高山下变成了石头。禹说:“还我儿子!”石头北面破裂,生出了启。
3、精卫填海:《山海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长得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的嘴,红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
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化为精卫鸟。她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东海。
4、女娲补天:《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不能覆盖万物,地不能承载万物,烈火燃烧不灭,洪水泛滥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抓取年老弱小的人。于是女娲炼出五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作为四根梁柱,杀死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过量的洪水。天被修补,四个天柱被扶正;过多的洪水干涸,翼州太平,恶虫死去,善良的百姓活了下来。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