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的五大难点
七年级地理的全部教材内容中,比较重要且学生容易混淆或者难于记忆的内容,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难点的解决方法,以及寻相应内容在课本和地图中如何寻,知道在哪里到依据:
一、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东西经度的度数范围与东西半球的度数范围容易混淆。 解决:课本P7-P8,地图册P2-P3(或P4-P5)和P7-P8。
1.东经度 自0度经线向东经过东经90度经线至180度经线止(在地图中看
来是:自0度经线向右至180度经线) 图示:090°E180°。
东半球
自西经20度经线向东经过0度经线至东经160度经线止(在地图
中看来是自西经20度经线向右经过0度经线,然后到东经160度经线为止) 图示:20°0°160°E
2.西经度 自0度经线向西经过西经90度经线至180度经线止(在地图中看
来是:自0度经线向左至180度经线) 图示: 180°°W0°。
西半球 自西经20度经线向西经过0度经线至东经160度经线止(在地图
中看来是自西经20度经线向左经过180度经线,然后到东经160度经线为止) 图示:20°180160°E
二、地球的运动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容易混淆。
解决:课本P11-P15,地图册P9-P11。
1.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现象)昼夜的形成 2.地球自转(产生现象)昼夜交替 东早西晚(时差)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地球公转(产生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图示不容易区分。 解决:课本P25-P26,地图册P14-P15
(实例演示)甲、乙两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见下页图),根据图中信息: 1.判断甲、乙两地各为山地地形的哪种部位。 2.判断方法有哪些? 解答:1.甲地为山谷,乙地为山脊。
2.判断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凸起方向判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第二种:辅助线法:作中央线的垂线(甲图AB线,乙图CD线),判断从交点向
AB(或CD)两侧是逐渐升高还是逐渐降低, 升高—山谷,降低—山脊。
四、等温线图
难点:根据等温线判断地点在南、北半球和季节 解决:课本P56-P57内容和气温分布图
地图册P22-P23(世界年平均气温,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图)
初一地理(实例解析)甲、乙两图为某两区域等温线图,ab、cd为两条纬线,根据图中所给信息:
1.判断甲、乙两区域所在半球;
2.判断甲、乙两区域所在季节;
3.判断依据是什么?
解答:1.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 2.甲为夏季,乙为冬季
3.判断依据:根据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赤道
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因此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气温海洋比陆
地高,7月气温陆地比海洋高,南半球相反。甲图中
沿纬线ab可以看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乙图中沿纬线cd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因此,甲图为南半球夏季,乙图为北半球冬季。
五、气候类型的位置和分布
难点:类型多,分布复杂,难以记忆。
解决:课本P64-P65,地图册P26-P27(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特别提醒:地图册P26-P27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和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