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歌曲
六年级2021年人教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伯牙/破琴绝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园丁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出原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____、____。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用“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
诗句: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声响止住了行云。)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未穷青之技________
②自谓尽之________
③秦青弗止________
④薛谭乃谢求反________
[2]翻译句子。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言文阅读。
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语段。让我们来读一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理解字词)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忆昔去年春(______)  A.从前  B.错过 C.傍晚
(2)江边曾会君(______)  A.君主  B.君子 C.这里指子期
(3)此曲终兮不复弹(______)  A.终于  B.终归 C.结束
[2](提取信息)用“   ”画出最能表现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
[3](问题探究)文中能够说明“此曲终兮不复弹”和“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原因的句子是(  )
A.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B.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个性感悟)读了语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父亲节是哪一天2021年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邯郸①学步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②邯郸?未③得国能,又失其④故行⑤矣,直⑥匍匐⑦而归耳。
注释:①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市。②于:介词,向。③未:未曾,没有。④其:代词,他。⑤行:代词,他。⑥直:副词,竟然。⑦匍匐:爬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又失其故行矣。故:________(2)直匍匐而归耳。归:_________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一选,填一填。
独具匠心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生搬硬套   独辟蹊径
A.反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
B.近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②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④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永之氓:永是地名,即今天的永州;氓指老百姓。②暴:涨水。③寻常:像平常一样。④且:将要。
[1]下列加点的字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善,擅长) B.益怠。(益,更加)
C.乘小船绝湘水。(绝,断绝) D.吾腰千钱。(腰,腰缠)
[2]“永之氓咸善游”中“咸”的解释是(  )
A.全;都。 B.姓。 C.像盐的味道。 D.咸阳,秦国都城。
[3]与“何不去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山川之美。 D.何陋之有?
[4]读完短文,你觉得导致溺水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溺水者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小蜜蜂采花蜜
B.溺水者爱财如命的本性。
C.溺水者的同伴没有救助他。
D.溺水者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游泳水平。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⑦歌,声振林木,响⑧遏⑨行云⑩。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ōu):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jiàn):以酒食送行。⑤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⑥抚节:按着节拍。⑦悲:悲壮。⑧响:声音。⑨遏:阻住。⑩行云:飘浮的云。乃:于是。谢:认错。
[1]“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薛谭“辞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反”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言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8. 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
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知音难觅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世不可待9.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片段)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你能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吗?
辩斗_____________去人近___________不能决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