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阅中国第三集观后感600字
小学课本里有一则《高山流水》的文言文,伯牙、子期的故事告诉世人: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书简阅中国》第三集的名字——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这个名字里,渗透的正是知音之情。
在书简里,我为嵇康、山涛不为普通人所能理解的深情厚谊感到疼痛,为白居易与元稹心系苍生百姓的情怀感动,惊叹康熙大帝竟然也会执念于“两小无猜”般的友情,更钦佩顾贞观救吴兆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山涛的绝交信,更是他表达政治情操的宣言书。一封绝交信直抒胸意,虽说满纸无秽语,然而通篇如麦芒,字字扎心。山涛举荐嵇康的善意被嵇康当作引爆内心的,一气呵成把山涛“骂”了个狗血喷头。这在旁人看来都是无法容忍的过分之举,山涛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伤感呢?如此狠骂过欣赏自己才华的昔日挚友,嵇康在临终前竟然对子女说:“巨源在,儿不孤。”果然,山涛一路呵护了嵇康的儿子,全然视为己出。
云南大学分数线
为什么在经历了这样的“绝交”还能有如此的信任,我想只有嵇康懂,山涛懂,就像伯牙,就同子期。
爸爸妈妈讲故事
与嵇康、山涛不同,白居易与元稹仿佛由一个人化身而来。他们一起当校书郎,一样的兴趣爱好;他们一起做官,一样的敢于批评权贵;他们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一样的反映民间疾苦;他们同一个时候被贬官,一样的原因。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一样,是因为他们一样有正气有才华,一样有痛恨官僚腐败、心系劳苦大众的价值理念。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彼此心中共同的信仰,即使被贬谪到不同的地方,他们依旧鸿雁传书,表达政见、思想、思念,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竟然有900多首诗篇,正可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然而,毕竟是相隔两地!在遥远的古代,书信来往多么不易。所以,在收到白居易的信时,元稹会痛哭不已。元稹去世,白居易凄然写下:“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如此相知相惜的友情,大多数人穷其一生又如何想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友情都令人感到温馨。有的,却让人唏嘘慨叹,顾贞观与吴兆骞的友情大概如此。才子吴兆骞由于一时性起,以一张白卷抗议科举考试不公,却为自己换得了23年牢狱之灾。在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的黑龙江宁安,他偕父母兄弟妻子儿女艰难度日。顾七圣法
知音难觅贞观,只因为对朋友的一句承诺“我会救你出来”,便从顺治年到康熙年,十年如一日四处求人,寻解救吴兆骞的办法。几经周折,吴兆骞终于得救,在垂暮之年生还京都。他赴纳兰家拜谢的那天,亲眼目睹了性德写下的“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那埋藏在心底的深情顿时化作泪眼婆娑。对顾贞观与吴兆骞的这份情意,唏嘘之后,便是深深的敬意。
近似值是什么意思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缘于相识,交于相容,执于相惜。知音是两颗心的碰撞,两个人的认可,两份情的包容与坚守。无论相聚、分离,欣赏在,思念在,在知音的心里,即使遇到误会、争执,那也是真情的注脚。
《书简阅中国》里的友情很美。在今天这样一个只会低头看手机的时代,我们还能否遇到震撼心灵的诚挚友情?有没有一个人对自己说,或者有没有一个人值得自己对他说——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眉骨高的女人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