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唐 五 代 词
继唐诗以后,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就是词。词原来叫做“曲子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
每首词都有一定的歌谱,称为词调。它的句子大都长短不齐,所以又称为“长短句”或“诗余”;因为它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写出来的,非常讲究平仄韵律,可以演唱,故又有“乐府”之称,如《东坡乐府》收录的就是苏东坡的词作。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填词初起于民间,近几十年在敦煌石窟发现数百首民间曲子词,就主要是中晚唐的众创作。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词由民间进入城市,进而登上了文坛。由此,词的内容逐渐扩大,艺术上也逐渐成熟,晚唐以后,终于成为一种能与诗并驾齐驱的新的诗体。
温庭筠是第一个倾心于作词的诗人。多写歌伎舞女的生活,格调不高,但艺术上却比较成熟。他善于运用秾丽华美的语言抒写心理和感情,对词的格律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被尊为“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指的是晚唐五代时期集中于西南前后蜀割据政权的一批词人。他们写了许多秾丽的艳词,表现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艺术上绮丽细腻,比较重视形式,当时的赵崇祚为他们编写了一个集子叫《花间集》,于是他们便被称为“花间派”,以韦庄、欧阳炯、李珣等人为代表。
“花间派”指的是晚唐五代时期集中于西南前后蜀割据政权的一批词人。他们写了许多秾丽的艳词,表现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艺术上绮丽细腻,比较重视形式,当时的赵崇祚为他们编写了一个集子叫《花间集》,于是他们便被称为“花间派”,以韦庄、欧阳炯、李珣等人为代表。
韦庄是晚唐时期另一位重要词人,其词与温庭筠齐名。风格比较清丽疏朗,直抒胸臆,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思帝乡·春日游》、《女冠子》两首。由于身历丧乱,韦庄词在描写男女之情,抒写旖旎风光时,常渗透了人事漂泊的感慨、思乡羁旅的愁绪,寓感伤惆怅于飘逸秀丽之中。
与花间词人同时,在偏安于东南水乡的南唐,也集中了一批词人。南唐词以“二主一相”(李璟、李煜、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其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境界,从而确立了他们在词史上结束“花间”词开启北宋词的李煜词承上启下的地位。
冯延巳,其词多是流连光景、相思离别、花前月下之作,内容多不出闺怨春愁。其笔力特殊之处,在于很善于表现心绪的细微波动,如《谒金门·风乍起》、《鹊踏枝》(其十一)。
有些词融入了悲凉的人生感喟,因而形成了惆怅空阔的意境,较之温韦词更深入地触及了文人士大夫特有的精神世界。
李璟,《摊破浣溪沙》为其代表作。
李煜,是唐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同时也成为中国词史上最优秀的词人之一。存词三十余首,以亡国为界,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艳情,比较清丽自然。后期词风发生重大变化,充满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今昔的对比的凄凉与哀痛,进而展示对宇宙人生的悲剧性体验,极大地加深和拓宽了词的抒情内涵,如《望江南·多少恨》、《破阵子·四十年来》、《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虞美人·春花秋月》。
李煜词的艺术性较高,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和描绘自然景上,具有细致、逼真、生动的特。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净、优美,并接近于口语。他在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和丰富词的艺术手法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词在唐五代文人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文体特,尤其在题材上偏于男女之情,抒情风格偏于阴柔之美,形成了“词为艳科”的传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