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
李煜与邓恩诗作艺术手法之会通
赵云玲李煜词
韩昉李煜(937-978)和邓恩(1572-1631)是不同时代不
同国度的两位著名诗人。身为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并无
建树,而他却是一位具有全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家,尤其精于
词作,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意义。邓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是英国诗史上的一大家,开创了一
条新路,使英国诗歌更为丰富、更有生气。这样的两个人,
作品上会有什么相通之处呢?下文将从三方面对二人作品
进行比较,具体阐述他们作品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意境表达之比较)))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王国维在5人间词话6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
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0(王国维,5人间词话6)。
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够感动别人。每个作品都是对一个
人灵魂的写照,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应
和。李煜和邓恩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但他们的
作品均是发自肺腑之言,真切自然。
1.在李煜之前,晚唐五代以来词人的创作大多以艳情
为主,艺术手法单调,感情浅薄而又扭捏作态。李煜的词
作,打破了这一传统风格,以其直抒胸臆,直接倾泻自己的
感情。比如当李煜失国亡家,沦为俘虏之后,他的满腔仇恨
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0/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0,直言不讳,感慨万千。
吴梅在5词学通论6中说李煜:/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
用比兴,后人亦不能学者也0(邓魁英,5诗仙词圣精品文
库6),这一说法十分准确。
李煜作词直抒胸臆,使词成为抒发感情的工具,成为诗
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王国维5人间词话6
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
而为士大夫之词。0其题材内容从闺怨走向社会,从个人悲
哀走向历史人生,不仅扩大了词的领域,提高了词的品位,
而且加深了词的意境,提升了词的地位。
2.邓恩是17世纪英国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了英国17
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巅峰成就。也同李煜一样,他的诗歌与其
前人和同龄人的作品迥然不同。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大多讲
究雕饰,意象华丽。邓恩通过其直抒胸臆的表达,将激情与
推理融为一体,给诗歌重新注入了活力。
爱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文学创作永恒
的主题。邓恩对于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决不逊于多情的李后
主,他那开放的思想、炽热的情感在诗中表露无遗。比如
5早安6,这是一首将晨歌和晨曲结合而成的诗歌。根据诗
的标题和诗中某些描述的暗示,可以构想本诗的基本情境:一间小小的卧室,室内一对恋人清晨醒来,
平静地相互凝视。他们通过真正的爱发现了一个永恒的世界。0他们说道:/向我们苏醒的灵魂道声早安吧,现在,/他们相互凝视,并不是出于恐惧,/因为爱征服了一切其他的爱,/把一个小屋变成了一个环宇。0他们相互的爱已把一间小小的卧室变成了可以得到最大精神满足的广阔天地。这间卧室把整个世界封闭在外面,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失去了一个世界,但由于他们把一间小屋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宇宙0,他们又获得了整个世界。因此,他们不必像/航海家0那样再去寻求什么/新的世界0(胡家峦,5英国名诗详注6)。这种直白中带着委婉的表达方式将邓恩对于心灵之爱的崇敬与向往表露无余,更将17世纪的英国诗歌带入了新的境界。二、修辞手法之比较)))奇思妙想,寓情于境李煜善用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寓情于境,化无形于有形。邓恩就更不必说了,他号称/玄学派0掌门人,其词突出的特点便是奇思妙喻。以下便是对两位诗人如何妙用比喻的详细介绍。1.生动贴切的比喻在李煜词中随处可见。如用/水长东0喻/人生长恨0;用/流水落花春去也0喻亡国失家;用/春草0喻离恨;用/剪不断,理还乱0喻离愁;用/远岫攒0喻/带恨眉儿0等等,不可胜数。比喻生动则意象生动,于是意境也就生成了。/李煜的词以意境见长,或以景写意,或以意写景,以喻象做境象,以境象见真情,生动别致而又富有真情0(邓魁英,5诗仙词圣精品文库6)。如5乌夜啼6之/林花谢了春红0中的/谢0字,仿佛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而5望江南6之多少恨,看似是/恨0,其情却还在/旧时游上苑0的梦中景里。李煜正是通过以景会意、以意设境,将词的意境烘托出来,使情景相融。2.邓恩用喻更加注重意象的凝练与撼人心魄,这些意象通常包含着一种戏剧性的因素,那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0,往往使人感到惊奇,进而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契合。邓恩不是靠一些纤巧的手法来炫世的,他背后有浓厚的文化和一个广
大的想象世界,他的思维模式可被称为/陌生化思维模式0(李正栓,5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6),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解释邓恩/奇思妙想0的基础。邓恩也许是迄今为止英国诗人中引用科学意象最多也是最成功的诗人,这也是邓恩/意象陌生化0最重要的特点。上至天体、星球、月亮、流星,下至花草、树木、各种生物、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