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煜的梦词]写梦的词人
[浅析李煜的梦词]写梦的词人
摘要:李煜的词虽然传世不多,保留齐全和完整的共约30 余首,写梦的就高达14首,这在中国古代词人中很突出。本文结合着李煜生活的社会背景对梦词的产生和分类和梦词的特点以及梦词的影响几个方面来赏析李煜的梦词。
关键词:李煜;梦词;特点;影响
从黄帝的华胥梦开始,很多文人不断地以梦入词,唐宋时期写梦的诗人就枚不胜举,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韦庄《女冠子》、晏几道《蝶恋花》等,李煜的词虽传世不多,保留齐全和完整的共约30 余首,写梦的就高达14首,这在中国古代词人中很突出。本文结合着李煜生活的社会背景对梦词的产生和分类以及梦词的特点和梦词的影响几个方面来赏析李煜的梦词。
一、梦词的产生和分类
李煜之所以选择梦作为他词作的意象,这与他独特的身世和人生道路有密切关系。他出生在帝王之家,天资聪颖,爱诗文,善书画,知音律,25 岁便继位王位,因而性格敏感重情,追求完美。但由于生不逢时,面对步步紧逼的北宋政权,又无力挽狂澜之心的李煜,选择了及时行乐,纵情于声的方式来逃避
现实,但词人心中却压抑着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无奈的痛苦。
这个时期词人多以现实为梦,将梦中幻想与现实中有理智的人生互相补充,以麻醉自己,慰藉相思之苦,忘却现实的苦痛与危压。此时作品可以称为“迷幻的梦”。“笙歌醉梦间”([阮郎归])、“欲睡朦胧入梦来”([采桑子])、“梦回芳草依依”([喜迁莺])等句。尤其是李煜在其妻大周后病重期间,其与小周后幽会中所做的两首[菩萨蛮]中“潜来朱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和“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雨中”等句子就是他追求声的生动写照。然而透过这些词句,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词人内心无法言喻的苦楚和无奈。
李煜在被俘后,词的内容和风格巨变。他总是把过去的美好快乐和现在的悲
危痛苦作对比,用来重温旧梦。他失去的不只是自由而是亲人是家国,唯有在“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子夜歌])的痛苦回忆和眷念的惆怅中来慰藉受到巨大创痛的心灵。所以此时的词作大多表达出怀乡恋亲,难忘故国的真挚情感,我们可以称之为“遗恨的梦”。
阶下囚的生活使李煜认识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他思念着亲人,“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多数人认为是对七弟的思念之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则是他沦
为阶下囚后借梦境来写江南,表现了他对故国深深的眷念之情。
即使悔恨已晚,但他清醒认识到世事沧桑瞬间变幻,悟出了“空无”,此时的作品多表达世事无常,命运难测,可以称之为“虚无的梦”。如“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乌夜啼])就写出了他已看破红尘,世间的一切如流水,短暂易变。李煜的这时期的词作都是饱含血泪的切身体验倾泄心中的深愁巨恨,凄厉之极,感人肺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荣华富贵的帝王生活和南唐故国的无限江山都己随梦而去,我们的词人也在梦灭后死去。
二、梦词的特点
清代的周济云以“乱头粗服,不掩国。”(《介存斋论词杂著》)评价李煜的词,确切地形容出李煜的词是不加修饰,有着“本美”的特点。李煜词的本美,就是用真实自然的抒情,坦诚而不深隐的心态,浅白而不晦涩的语言,呈现出男女之情,家国之痛,人生之感的真实体验。读他的词,就如同读了他的一生。
1、善于抒情
李词抒情性浓郁,任真直率。他阅世甚浅,治国无道,却始终保持了较纯真的性格,在词中真情倾泻,大胆坦露自我,以“梦”作为现实生活的修补暗示。
通读李煜词作,不难发现李煜的词有两种风格,亡国前之词主要写奢华安逸的宫廷生活,是一种淡淡的悲剧意识;亡国后之词主要抒发国破家亡之无尽的哀痛,具有明显的悲剧意识,因此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他的梦词带有浓郁的感伤情怀。
或用比兴染情开头“寻春须待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子夜歌]),抒情味浓,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或以景语作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留连惜朱颜,黄昏独倚栏”。情永意深,给人不尽有余的审美享受。
为深化情感还常使用对比抒情法。譬如“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是用梦境反衬今日的孤独凄苦,用想像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对比映衬现实的“朱颜改”,来表达“故国不堪回首”的至哀至痛。“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用梦后环境反衬出梦境,梦中“一饷贪欢”与现实中“独自凭栏”对比,由生活环境的不如意映衬出心理的悲苦绝望。
由此可见,梦词抒情如行云流水毫不做作。其大胆倾吐真情与匠心构思自然融合,可谓是情景交融,虚实相交,相互生辉。
2、白描手法
白描最早来自民歌而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其特点在于不假雕饰,以精炼的文笔对事物进行勾画,而李煜在词在词史上是第一个在这方面有突出成就的。
李煜有很多富于民歌情调的梦词,如[长相思]、[乌夜啼]、[虞美人]等,全无雕琢脂粉气,纯以白描见长。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流水走珠。如[谢新恩]“双鬓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就是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女子行为举止和心理;如[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将主人公的情态与心理相结合。[浪淘沙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则抒发他真实哀怨的生活感受。全无雕饰,却生动深刻,形象感人。
他常用淡淡的笔墨,刻画景物,却能够化干枯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中的“无言”、“独
上”刻画出滞重步履和凝重的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眺望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词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忆;而俯视楼下,这个深院为萧飒的秋笼罩。此时“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分辨,情与景已妙合无痕融为一体。全句十几个字就摹画出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下片
离愁比作麻丝,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表现了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描摹,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写法更为精湛。
3、语言质朴精炼
李后主的词语言朴素,明朗自然,很少修饰。有一种不加打扮的“本美”。他的词里面有很多口语,如[浣溪沙]“酒恶时拈花蕊嗅” 中的“酒恶”就是喝酒的意思;[一斛珠]中“沉檀轻注些儿个”这里的“些儿个”是方言,表示“一点”的意思。将口语融入词赋,不着痕迹,却又朗朗上口。还有李煜善于用“了”字,“了” 也是浅俗的口语,李煜的词中多次用到,如[玉楼春]中,“晚妆初了明肌雪”就逼真的写出了当时宫娥的状态,简单传神; [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和[相见欢]中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中的两的“了”字,则给人一种自然而深切的哀感。
后主还善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可视可触,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离恨恰如春草”,这些语句明净优美犹如口语却生动深刻,再如“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将世事比成流水,将一生比成一梦,概括力强,精炼形象。[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词中他用形象的语言刻画自己风流放浪的豪华享乐生活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的倾泻自己的快乐和深沉哀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先
李煜词
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这首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
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三、梦词的影响
词形成于晚唐,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在诗歌盛行的当时,词被称作“诗余”,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其创作题材和意境比较狭隘,词风也比较虚浮,直到李煜用他独特的梦词,真实的情感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人生感悟,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煜是从晚唐至宋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要的桥梁词人。继承了唐代文学的精髓,开后世豪放派之先。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第一,五代词坛上以“花间派”派最盛名,词作大多是浓词艳赋,讲究形式主义,吟唱的多为无病呻吟之作,李煜敢于突破“花间派”唯美的旧词风,开创自然清新的新词风,很好地推动了词脱离音乐而获得它独立发展的生命,提高了词在这个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将唐诗宽泛的题材纳入词作,为宋词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李煜的梦词突破了“花间派”多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的题材,把词从“艳科”中解放出来,李煜以来自肺腑的真倩,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对亡国的悔恨之情。他的词有的写秋夜的凄清,如[乌夜啼]; [子夜歌]写失落在梦里的往事,如[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望江南]写对故国的追忆,如 [破阵子]写亡国之恨,等等。这就扩大了词的题材,使词开始从闺阁庭院逐步走向社会人生,扩大文人词抒写的角度,随着题材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词的意境也随之博大起来。
第三,浪漫中不乏激情。李煜的作品将唐代的浪漫主义文风继承和发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都是发自肺腑的呼喊、呼号,所以是一种真情实感,他的作品形象生动、概括力强,充满激情。作为帝王的李煜,在他的词作中无一不是在以其自己的“赤子情怀”唱出自身的人生境况。他有高兴欢乐的放荡不羁,有闲愁冷静的苦闷和伤心,更有内心因无法挣脱的无可奈何。如[喜迁莺]中的“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如 [一斛珠]中的“乱红嚼红绒,笑向檀郎唾”,如[玉楼春]中的“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等等,无一不是多姿多彩生活下的浪漫与激情的写照。为豪放派的词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后主是一个悲剧,他的懦弱、优柔寡断,使他未能治理好国家,最终沦为亡国奴,但后人对他却没有太多的责备,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用他的血和泪写成的词作。读李煜的词,他喜怒哀乐全都跃然纸上,他是中国词史上一颗永远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明珠,是中国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他的文学精神是永远值得我去学习去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