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成语是语⾔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类智慧的结晶。下⾯是分享的成语故事幼⼉园经典⼗篇。欢迎阅读参考!
1.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
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2.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铁杵磨针
  唐朝⼤诗⼈李⽩⼩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天,李⽩⼜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如果整天在屋⾥读书多没意思?”
  ⾛着⾛着,在⼀个破茅屋门⼝,坐着⼀个满头⽩发的⽼婆婆,正在磨⼀根棍⼦般粗的铁杵。李⽩⾛过去,“⽼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个绣花针。”⽼婆婆抬起头,对李⽩笑了笑,接着⼜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问:“是缝⾐服⽤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婆婆反问李⽩:“滴⽔可以穿⽯,愚公可以移⼭,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别⼈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婆婆的⼀番话,令李⽩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惊⼸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箭⼿,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双。
  有⼀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鸿雁。
  更赢很⾃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
  魏王很怀疑。
  正在那是,⼀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扣着弦,砰的⼀声,直⼊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不明⽩这是怎么回事。
  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它鸣叫的声⾳悲⽽哀,因为它离了。⾝伤⼼碎,突然发出⼸弦的声⾳使它⼼跳加速,极⼒上冲,但受伤的两翼却⽆⼒上升,体重失去平衡,坠落下来。正如⼈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落地的情况⼀样⾃然⽽平常。”
  后⼈根据上⾯的故事,做成了“惊⼸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4.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刻⾈求剑
  从前,有个⼈带着⼀把宝剑坐船。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声,他的剑落到⽔⾥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个办法,他⽤⼩⼑在船上刻了⼀个印记,便悠然⾃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
  可那个⼈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条线,剑是从这⼉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下去就⾏啦!”  划船的⼈说:“你的剑掉进了⽔⾥,剑⼜不会跟着船⾛,怎么还能在对岸到呢?”
  那个⼈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脱掉⾐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现在船⾛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到剑的。
  刻⾈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是“船”,“求”是“寻”。有的⼈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始终不肯改变原来的主意,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求剑。
5.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下笔成章
  曹植,字⼦建,⾃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且也⾮常会写⽂章。所以,很多⼈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的才⽓也⾮常赏识,但⼜觉得很奇怪。有⼀次,曹操看了曹植的⽂章后,⼼⾥觉得曹植的⽂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章是请⼊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出为⽂,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了,就让⼏个⼉⼦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都写出⼀篇辞赋来,试⼀试他们的⽂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会⼏⼯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说过的那句话:“⾔出为论,下笔成章。”
  释义:⼀挥动笔,就写成⽂章。形客⽂思敏捷,⽂章写得很快。
6.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买椟还珠
  有⼀个来⾃楚国的商⼈,他有⼀颗⾮常漂亮的珍珠。为了能把珍珠卖个好价钱,他决定为珍珠做⼀个漂亮的盒⼦。
  商⼈请来⼿艺⾼超的⽊匠为珍珠做盒⼦。盒⼦的做好后,⽊匠⽤⾹料把它熏得⾹⽓扑⿐。
  熏完⾹后,⽊匠⼜对盒⼦进⾏装饰,让这个盒⼦⽴刻变得精美绝伦,与众不同。
  商⼈拿过盒⼦,⼩⼼翼翼地将珍珠放进去,抱着盒⼦快步⾛向市场。
  商⼈把盒⼦⼀拿出来,市场上的⼈就被盒⼦美丽的外表和⾹⽓吸引了。
  这时,⼈中的⼀个郑国⼈从商⼈⼿中拿过盒⼦,爱不释⼿地左看右看,终于出⾼价买了下来。
  可是,郑国⼈拿着盒⼦没⾛⼏步,突然⼜⾛了回来。商⼈以为郑国⼈后悔了。
  可谁知,郑国⼈拿出盒⼦⾥的珍珠递给商⼈,然后拿着盒⼦,⼀边欣赏⼀边⾛了。
  商⼈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尴尬极了。没想到,精美的盒⼦在别⼈眼⾥竟然超过了珍珠的价值。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韩⾮⼦》,原意是买来珠宝却只留下漂亮的盒⼦,不要⾥⾯真正价值⾼的珠宝。现在經常⽤来⽐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丢了西⽠捡芝⿇,不值得。
7.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不释卷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将。
  ⼀次,他点兵3万,⽤船80余只袭击荆州。⽔⼿⼀律⾝着⽩⾐,⼤批精兵埋伏在船舱⾥。⿊夜,船到当阳江边,烽⽕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兵更⾼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伍出⾝,
却‘⼿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学,受益匪浅。
  ⼿不释卷:⼿⾥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8.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掩⽿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已家去。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偷着慌,⼼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由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刻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砸起钟来,⼀下⼀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们听到钟声蜂拥⽽⾄把⼩偷捉住了。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吕⽒春秋·⾃知》掩⽿盗钟被说成掩⽿盗铃,⽐喻愚蠢⾃欺的掩饰⾏为。
9.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扬扬得意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据说晏婴⾝材矮⼩,“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五,貌不出众,但他⾜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
  晏婴有⼀个车夫,他很为⾃⼰能替晏⼦驾车⽽⾃豪。⼀次,他驾着车正好从⾃⼰家门前经过,表现得
“意⽓扬扬,甚⾃得也”,就是说⼀副神⽓⼗⾜的样⼦,⾮常得意。他的妻⼦从门缝中看到了丈夫的样⼦,⼼中很不⾼兴。这天,当车夫⼀回家,妻⼦便沉着脸说:“你今天驾车路过家门⼝,那副扬扬⾃得的样⼦,简直令⼈作呕。你看⼈家晏婴,位居相国,德⾼望重,虽然他⾝长只有六尺,但坐在车⼦⾥,看上去⼜稳重,⼜谦恭。可你呢?虽然⾝长⼋尺,可只能当⼈家的车夫,居然还这么神⽓⼗⾜,好像你⽐晏婴还了不起似的。”车夫听了妻⼦的话后,向妻⼦认了错,态度也慢慢变得谦恭有礼起来。晏婴察觉到了车夫的这种变化,就向他询问缘由,车夫便把妻⼦的`话⽼⽼实实说了⼀遍。晏婴很有感触,他觉得车夫知错能改,是个可造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官。
  成语“扬扬得意”是指⼀个⼈因为⾃我感觉太良好⽽志得意满的样⼦。
10.成语故事幼⼉园经典
  多多益善
  韩信是汉⾼祖刘邦的⼤将军。为刘邦夺取天下,建⽴汉朝,⽴下辉煌功绩。但是,在汉⾼祖六年之时,有⼈告密说韩信意图谋反,刘邦本来就对韩信有戒⼼,于是设计将韩信捉拿起来。不过,因证据不⾜,不久⼜释放了他。韩信知道,刘邦嫉妒⾃⼰的才⼲,常闷闷不乐,借故推说有病⽽不上朝,闲居家中,进⾏消极反抗。
  汉⾼祖刘邦也⼼知肚明,不想丢失了这位良将,所以常同韩信谈话聊天,挽回关系。有⼀次闲聊时,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可以带领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最多也就带上⼗万⼈。”刘邦⼜问道:“你要是带兵可以带多少呢?”韩信说:“我当然是愈多愈好啦!”刘邦追问:“你可带的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抓住了呢?”韩信回答说“这是两回事了,陛下虽然不可带兵太多,但是陛下善于使⽤将帅,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此,“多多益善”流传开来。
  “多多益善”简⾔之是愈多愈好。这个成语还可以在它前⾯加上“韩信将兵”变成⼋字,亦即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