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在小学语文的考题中,常常会出现类似的题目,要求同学们写出与成语相对应的历史人物,但是对于这样的考题,往往很少有同学得满分。店铺今天为大家带来历史经典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
三皇五帝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解释: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指遥远的古代。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高平是神农炎帝的故里。高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羊头山山麓发现的李家庄旧石器晚期遗址考证,远古时期高平就有人类定居。在这方古老
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曾经尝百草、育五谷、教农耕,实现了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的重大转折。高平炎帝陵周边的古地名口口相传,沿袭至今,几乎每一处地名都有一个典故,记载着一个个感人的历史传说。仅高平境内就遗存祭祀炎帝的祠庙五十多处,羊头山上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山下有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陵等遗迹。这些遗迹表明,这里曾经是炎帝尝百草、种五谷,首开农耕文明先河的圣土。
近年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华人前来祭祀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高平炎帝陵先后被、中国侨联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和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这里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朝拜和旅游观光的圣地。
黄钟大吕
成语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成语出处:《周礼注疏》卷二十二的“春官宗伯·大司乐。”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羊头山所产的秬黍。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有“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钢琴理论鼻祖”之美誉。他一生三上羊头山,考察始祖炎帝培植的秬黍,并以羊头山黍定黄钟大吕。
在我国古代,音律学与度量衡互相关联,乐尺和常用尺是相等的,一尺的长度是以农作物“黍”的排列法进行确定。为了获得标准的黍粒,朱载堉三上羊头山考察、选黍。
谷物种植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基于对黍的感恩与尊崇,炎帝以羊头山黍定黄钟,制定了度量衡与乐律。相传炎黄时期度量衡与乐律之典名为《调律历》,只是现已佚。在尧舜禹时代,律历之策已成为当政者之重务之一。目前,制定乐律和度量衡的依据,有籍可循的最早记载在 《汉书》,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禾巨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分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通俗地讲,就是用计算黄钟长度的方法,以羊头山黍谷的中等颗粒为最小单位,横排一粒为一分,10粒为一寸,100粒为一尺(纵黍81粒为一尺),1000粒为一丈,10000
粒为一引。把这个长度刻在木板或竹板上,就是度的基本工具。这即是产生“度”的基本方法。《汉书》也同样记载了乐律的制定:“五音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以子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也,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之为尺,以定黄钟。”是说用羊头山产的黍谷中等颗粒者,横排90粒,其长度为9寸。9寸长的竹管(孔径3分)吹出来的声音就是黄钟之音。相当于简谱 “1”(dao),黄钟的低音调相当于C调。按照古人所说的三分损益法,依黄钟9寸之长度,可计算出十二律的六律六吕之分别长度。
可以想象,远古时代的炎帝部落在羊水河畔、羊头山下耕种收获,用羊头山黍粒定长短,或丈量土地,或建造窝居,或裁衣缝纫,用竹管吹奏精准的黄钟大吕之音,踏唱起舞。丹水滔滔,从古至今奔流不息,山清水秀,田园牧歌,文明的薪火随流水一路相传,绵绵不绝。
日中为市
成语解释: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立市廛,首辟市场是炎帝的十大功绩之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传说炎帝神农教人们树艺五谷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社会分工,有的种五谷,有的狩猎为主,有的捕鱼为主,有的制陶为业。有一天,炎帝神农问大家,你们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有位长者说,现在生活虽然好多了,就是有些单调,有肉没鱼,有饭缺菜,要是能互相交换些东西就好了。于是炎帝神农让大家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交易,时间定在每天太阳当顶时,由此形成集市。
“日中为市”影响深远。在我国一些地方,日中为市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在高平称之为赶集,或过会,每个村庄都轮流设集市或会期,这个传统至今仍十分盛行。
精卫填海
成语解释: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 晋·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纹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文中的“发鸠之山”,即是长子县和高平市之间的发鸠山,属太岳山系,2009年5月11日,“精卫填海”神话传说正式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山海经》的这一段记载,演绎成了多种动人的民间传说。
传说,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非凡,炎帝十分喜欢她。一天,她走出小村,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女娃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坏了,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女娃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女娃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女娃说:“龙王的儿子
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神农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女娃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女娃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女娃说:那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女娃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女娃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永远不回来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
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根根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
但是翱翔在高空的精卫坚决地回答说:“就算需要一千万年、一万万年,直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取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填吧——填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填!我要填!我要永无休止地填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尧天舜日
成语解释: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天、日指尧、舜在位的时期。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