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1、机动车辆驾驶安全防护措施
(1)机动车应取得驾驶证的司机驾驶,禁止非司机开车.司机应了解本机构造,技术性能,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必须按清洁、坚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对机动车进行认真的维护保养。
(2)车辆的液压系统应管路畅通,密封良好,操作杆无变形,无卡阻,分配器元件配合良好,安全阀动作灵敏可靠,工作部件在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有爬行、停滞和明显冲动现象。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3)车辆的各种仪表应齐全且灵敏有效。
(4)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劳动条件。
(5)燃油箱及燃油管路应坚固并有防护装置,防止由于振动、冲击而发生损坏及漏油现象。燃油管下排气管的位置应相距300mm以上或设置有效的隔热装置。燃油箱应距裸露电气接头及电气开关200mm以上。
(6)各类机动车辆还应符合各自特有的安全条件和要求。
2、流动人口防范措施
●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机制。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以社区为主,以派出所、物业为辅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小组,实现了流动人口管理中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同时定期通报流动人口情况,及时的将流动人口的出入情况进行信息变更,并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人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社区各成员也对各个楼栋实行了包片包干责任制,将个人包干的楼栋进行情况分析,使流动人口工作做到了人人抓,人人有责任。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措施。首先,对流动人口实行了分类管理,将已婚育龄妇女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纳入日常管理,并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将未婚流动人口及已婚男士作为一般登记,主抓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与驻街单位签定计划生育合同,在管理上坚持与驻街单位同服务。
●强化了优质服务,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首先,积极开展上门宣传咨询服务,及时地将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中的要点及相关文件传播给育龄流动人口,为提高流动人口的持证率提供了保障。其次,抓好对重点人的服务,除了对他们宣传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节育措施及相关文件,还定期让他们享受优惠的生殖健康检查,有效地防止了流动人口的计划外生育。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各项免费咨询服务,将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流动人口之中。
3、噪音治理防护措施
(1)目的
有效控制噪音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危害,为员工和社区创造、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污染源的辩识
●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
●物业中心和项目部组织进行噪音污染源的辩识,并填制《粉尘/噪音污染源清单》。
①项目部的主要噪音污染源有:文化娱乐活动时,音响器材的声音;房屋装修;音响的声音。
②项目施工场界内的主要噪音污染源有:木工锯木电锯声;钢筋的切割声;钢制模板和脚手架的安装和拆卸的碰撞声;机械设备(空压机、风、发电机、推土机等)作业的轰鸣声;运输车辆的喇叭声;施工爆破;打桩机打桩施工。
③评价噪音污染源的污染程度,按照公司管理手册的要求,制订噪音污染的控制目标,确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规定时间和进度达到管理要求。
(3)控制和防护
●项目部的噪音控制:组织文化娱乐活动时,音响的音量必须控制在中档以下;房屋装修,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12∶00~14∶00,21∶30~6∶00)施工;禁止在生活区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噪音控制:①在施工时将施工噪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日间:6:00~22:00(噪音<75dB)、打桩机(噪音<85dB)夜间:22:00~6:00(噪音<55dB);②项目组织施工前应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的污染源,针对噪音污染源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噪音;③对容易产生噪音的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④建筑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的,必须在开工前15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向工程所在地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所采取的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措施;⑤尽可能地将施工产生噪音大的工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⑥如个别情况不能避免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公告附近居民;⑦对于可能发生偶发性强烈噪音的(如爆破),必须在爆破前将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⑧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带故障作业,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减少噪音的产生;公司工程部、物业中心对噪音的控制应进行监视和测量,具体执行《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