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教学新的一页。白话文语文教材的编写方法主要是文选型,注重选文质量,但是篇目之间缺少内在的语文知识体系,序列性差,使得语文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而,追求语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一直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材编写者研究的热点。
现行统编语文教材改变了原来语文教材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的方法,采用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中语文要素明确呈现了各单元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循序渐进。有教师认为统编教材化解了语文课“教什么”的难题,是一大亮点,也是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创新。说“亮点”固然不错,论“创新”未免言过其实。因为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白话文语文教学开始,语文学界对教学内容科学化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统编教材推出的中高年段系列化的语文要素,是现代语文教材编写史上对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的第三次探索。本
文着重介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的三次探索,并对其作适当评价。
第一次:汉语文学分科教学(1956—1957)1956年,我国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这次改革从1952年成立语文教学委员会开始筹备,到1956年编写出大纲教材,整整准备了五年。据当时参与人教社教材编写的蒋仲仁先生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语文教学也得到启发。从小学起苏联语文课本就选入了许多伟大作家的作品,如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而我们的课本显得那么单薄、贫乏、干瘪。以小学为例,苏联小学四年读两套课本,阅读课本和俄语课本,光阅读课本译成汉字就是70多万字。我们小学六年,整套课本才20多万字。一比较就看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缺点,这些缺点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时教育界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着“目的和任务不明确”“缺乏系统
性和计划性”“缺乏科学的教学法”等缺点,因此决定在中学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并制定、编写了大纲和教材,
在全国推行。这次改革
术前
沿
2020.09
语文教育1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