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游记写作指津
一
文人自古以来都喜欢游山玩水,且游玩之后大多能留下绝妙辞章。今天也有不少人将名山大川游历殆遍,却不能留下只言片语;要有,也只能是“花钱买亏吃”的慨叹。这是为什么呢?除了阅历太浅,文字功底不深之外,主要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面对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不知道美在何处,不能产生独特的感悟,不能激起写作欲望,自然就写不出令人艳羡称绝的诗文了。
自然景观,无非是山水、木石、花鸟、虫鱼、云雾、冰霜、日出、落霞等等造物主以其本来面目呈现给人类的美。人们需要细细观察,慢慢品味,认真领悟,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文人墨客与山水有缘,官运不济,淡定下来,常常游山玩水,所到之处,感慨良多,即兴而发,便成绝唱。宋人王观的《卜算子》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盈盈”二字说得最妙,道出了山水的神韵:那是生命的美丽在无声地弥漫,是世间绝在含情脉脉地召唤;那是一种清丽空灵的境界,是一种大自然灵异至极的美。
山峰形态千奇百怪,会在人们心中形成不同的美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题西林壁》不仅吟咏了庐山的万千气象,还抒写了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教给了我们观察景物的方法,移步换形,则美不胜收。一二句告诉我们,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视
角,有不同的观察收获。三四句提醒我们还可以从整体与局部进行观察,去更深层地把握山峰的形体特征。前人评说五岳:泰山如踞,衡山如飞,华山如立,恒山如坐,嵩山如卧。倘若不跳出山外,从整体上看,就不会识出名山真面目,也不会产生五岳比美似的想象,更不会给我们如此诗意的享受。除了调动视觉,还可以调动触觉、听觉、嗅觉、感觉,从颜、形态、声音、气味、感受等方面去观赏山景,多层次品玩山的美,捕捉写作灵感,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山之美。
说完山,我们再来看看水。其实,山和水是紧密相连的。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里说:“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水能给山带来入骨的幽静,带来盈盈的媚波,心境空灵,让人流连忘返。名山没有水,就会显得枯涩,毫无生气。所以,看山千万不可丢了赋予山以灵气的水。一般说来,风景名胜都有自己独特的具有灵气的血液——水,或明澈清冽的泉水,或晶莹幽深的潭水,或竞相奔腾的潮水,或旖旎妩媚的江水……都能带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催人思考,启迪智慧。事实上,水的美呈现出多种形态,是与周围环
境息息相关的:水流越过山崖,就会倾泻而下,声如雷鸣,气势非凡;遇着岩石,便回旋绕行,像初恋的少女,温柔妩媚,颇为可人;间或陪伴楼台亭榭,暂息小湖,恬静明澈;水流若是绕行芳甸花树,穿越山谷,就会清碧莹莹,明净如镜……所以,看水一定不可忘了给水以内在气质的环境。只有把心融进去,细细品玩,才能真正读懂山川的灵气和底蕴,才能充分领略自然山水之美。
二
明代商辂在《重修岳阳楼记》中说:“物不自美,因人而美,此美理也。夫以岳阳为楼,据有洞庭为胜,既云美矣。而范公为记,又历叙阴晴变态之妙,以寓夫先忧后乐之心,使人诵而味之,非惟不出户庭而湖山景物尽在目中。凡素存忧国忧民之念者,自当惕然警醒,而油然兴起矣。然则是楼之建,岂为游观之好哉?盖深有慕于公之为人,而追寻芳躅,思欲企而及之者也。”这段话将自然景观成为风景名胜的道理和游客游玩的目的说得十分透彻。再美的山水,无人游览,则不可能成为名胜,并得以彰显。游客寄情山水,将见闻感受形诸笔墨,流传后世,于是,自然景观就增添了不少人文内涵。风景名胜也就逐渐形成,并且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游玩。这正如茅盾在《风景谈》中所称赞的:“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兼有形式的和内容的。人类创造了第二自然!”
天下名山僧占多。深山藏古寺,名山生道观。这不仅是出家人的追求所致,还与出家人尚美之心紧密相联。同时,寺庙楼台也给名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而清幽的氛围,使名山成为世人心灵暂栖之所,求福之地。另外,香客持香膜拜,也给大山增添了香火点缀、香雾缭绕的奇观,还给人类的心灵归依提供了向善的方向。我国四大佛山(普陀、峨眉、五台、九华)之所以出名,除了风景秀丽外,更重要的是与人们喜欢拜佛求福,向善积德有关。不可否认,宗教给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而也使它们的美丽、雄奇与佛祖、神祇融为一体,让香客沉浸在神秘的灵光雾霭之中。
语文教育国人历来崇尚土葬,大多希望自己死后长伴青山绿水,企求与大自然的美相融合,并成为永恒。于是,
人们往往把自己崇拜仰慕的名人伟人,安葬在风景优美的名山上,以表达景仰之情:泰山有冯玉祥、范明枢墓,岳麓山有黄兴、蔡锷墓,西湖边有岳飞、秋瑾墓……后人游览,自然会记起或光荣或耻辱的历史,激发爱国忧民的情感,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就会慢慢生成,无形中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美融汇在山水中,生发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魅力。
风景名胜区常常有许多美丽传说,包括英雄传说、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南岳麻姑的传说和火神祝融的传说,充满人间永恒的爱;长江三峡神女峰上,望夫石的传说,成为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桃源洞黑龙潭边,有关炎帝洗药留下脚印的传说,浸透着后人对冒险、尝
百草的炎帝的敬仰……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对美好感情、高尚品德、正义和
真理的执着追求。在赏景中,人们融入自己的精神追求,使山水显得更加美好。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山水暗涌着氤氲般的内在神韵,对此,造物主只能报以无奈的微笑和会心的赞赏。
在表达第二自然上,我们往往采用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见闻,插入历史传说,以丰富文章内容,强化文化底蕴,突出主旨。做到物我同化 ,体现人类精神的伟大与庄严。
三
在观赏景物时,游山玩水的心情,即游情,会自然渗入风景中,情悲则景暗淡,情喜则景物亮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果形成文字,游情就会弥漫在字里行间,形成独特的文韵。朱自清看到北伐战争的胜利,感到国家民族有望,满怀欣喜之情,游览仙岩的梅雨潭,写下美文《绿》,文中的“探”字表现了对灵动的绿,即美好理想的急切而热烈的追求。作者还连用三个“呀”字,反复热烈呼唤,表达浓郁深情。赋予原本迷离空蒙的绿以动感,形象鲜明,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空灵美。而在《荷塘月》中,作者将想参加革命却又不敢的矛盾心情,和对大革命失败的淡淡哀愁带进文中,景物极显阴冷灰暗。同是写景抒情散文,《绿》的文韵热烈、灵动而亮丽,《荷塘月》却忧伤、灰朦而暗淡,这是游情不同所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道:“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为何“寂寥无人”不是清静,而是“凄神寒骨”呢?因为柳宗元参与变革失败,从京都被贬荒凉偏僻的永州,心境十分凄凉,乃至生存的信心都
凉了。这种心冷,导致境冷,文意自然冷了。这也是游情融入文中的结果。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写景抒情角度看,的确如此。而此类文章又恰恰是因为有此种游情,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得以传诵。在表达时,游情多不直接抒发,而是自然流露;如果直接抒发,就成了内心独白,文章便不是游记,且够不上品位。
四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游览山水不仅怡人,陶冶性情,还可获得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杜甫登临
泰山,吟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其中洋溢着成功的自豪与喜悦,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顽强攀登,去追求成功。王安石游褒禅山,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看来,探幽访胜,首先是立志 ,然后是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才能领略绝顶风光。苏轼夜游石钟山,执意考辨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结论,是人生处世的经验,也是探求真理的准则。结论的得出,自然、真切而又深刻。贾平凹游翠华山的冰风洞,叙说历尽千难万险,尝遍身处险境时的绝望与悲哀,深刻体会到战胜艰险之后的喜悦与自豪。他在文中写道:“这冰洞风洞,正是在人未到人生终止之时便让人体验到人生,使人知道这人生的道路并不‘万事如意’:曲折,陡峭,多迷道,多艰险;胆怯便可无望,失足就能丧身,要退无门而恐慌,要进必须要探索,此路不能另辟新径,迷途而回寻出路;路就在脚下,探索便是前途。”这段议论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人生处世的艰辛,要想有前途,非有顽强拼搏,不断探索,奋斗不息的勇气和精神不可。从其他书本上虽说也能获取这种人生哲理,可怎比得上从《冰风洞体验》中来得自然,来得让人铭心刻骨呢?
其实,有了人生感悟,文章才有深度和力度。但是,在表达独特感悟时,需注意两点:
一是要自然,切忌硬塞哲理于文中;二是采用议论抒情,不宜过多;否则,便成了地道的说教。
作为山水游记,我们以为,能将自然景观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来,文章精巧玲珑,是最低层次,属于
写景小品,只可供人品玩山水文韵。能把人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借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寄寓山水之中,让人树立高尚品德,受到民族文化熏陶,文章又高一个层次。能将游情融入文中,字里行间盈动着只属于自己的文韵,这是文章具有生命力的要求,应为第三个层次。在人生领悟上,如果有纵深的开拓,并能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达到了最高层次;因为这样能对读者欣赏、熏陶、审美、感悟诸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作品尽到了文学的社会职能,也进入了文学是生命方式的最高境界。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