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秋
先修课程: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语文课程论(研究生)、语文教学方法论(研究生)
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目标: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用“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语文学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大纲内容:
授课单位:人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徐林祥副教授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王文彦主编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第一章先秦语文教育
概述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为奴隶制社会,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孕育和奠基时期。它包括我国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等几个时期,历时六十多万年。
远古至西周时期(远古——公元前770年)是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所有的成员都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结成一个大集体。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是根据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和集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语文教育
奴隶制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的分工更细了,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如巫、吏、卜、贞人等成为脱离生产的文化官吏。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促进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与文化教育有重要关系的事情是这个时期汉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发明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据历史学家和教育史学研究,我国古代学校的设立,大致从虞舜时代就开始了。虞舜时代有上痒(大学)和下痒(小学),夏代有东序(大学)和西序(小学),商代有右学(大学)和左学(小学)。痒、序,就是早期的学校名称,或者就是早期的教育场所。不过它不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而是兼养老、习射的场所。当时的教育内容带有综合性的特征,它把习舞、习乐、习礼、习语、习文等教习活动融为一体。
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变化,教育也因之而变化。周朝的学校,在夏朝、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完备,并建立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西周的学校,大概分国学和乡学两级。国学即天子之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为大奴隶主贵族所有,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学习内容;乡学是中小奴隶主子弟受教育的场所,以书、数为学习内容。奴隶制国家的学术都为奴隶主的官府垄断,即“学在官府”,没有私学。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春秋时代才被打破,私学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在政治上,王权衰落,诸侯割
据,七国争雄;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文化的格局,“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为此,先秦时期的语文教育状况,以社会发展史的分期标准为基础,借鉴中国历史、中国教育史的分法,同时也适当考虑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特点,将其分为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进行阐述。
第一节远古至西周时期的语文教育
原始社会处于学校的萌芽时期,语文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与习礼(礼仪)、习乐(音乐)、习舞(舞蹈)联系在一起的。那时的语文教育主要是“言”、“文”教育。所谓“言”就是言语,即说话,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语言;所谓“文”就是文字,即记录言语的符号。奴隶社会开始有了正规学校的设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体制逐渐完善。西周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学制系统,使得一切专门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了可能,语文教育也不例外。
一、口语教学
盘古开天地,有了人类便有了教育。“有人斯有教,有教斯可学,自开辟则既然矣。”[①]。教育是和人
类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不过,那时的教育还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目的和内容,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而进行的。
原始社会,人人参加生产劳动,人人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由于那个时期没有文字和书本,所以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口头语言,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口耳相传,相互模仿。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氏族公社的历史、习俗以及习惯法的传递,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都是一面靠口耳相传,一面靠观察模仿。传授技艺的同时,也进行着语文教育,可以把它看成是原始社会的早期语文教育现象。
随着口头语言的发展,神话故事、歌谣、谚语等口头文学,也相继产生,因而语文教育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书中就记载了一些原始社会诗歌产生的故事。《吕氏春秋·淫辞》记录:“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谔,后亦应之。”这就是说,前面的劳动者——抬木头的,呼喊出“邪许”的声音,后面的就应和起来。正如今天的劳动号子一样,前呼“杭育”,后应“杭火”。这种呼喊和应和,是劳动时感情的自然流露。鲁迅对这句话的分析是:“人类在
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这种劳动号子,就是原始的口头文学创作,是一种最早的语文教育,有着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同时,古书中还记载了不少神话故事,如《山海经》里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女祸补天”等,都是历代语文教育选用的典型教材。其创作和传播的过程,有口头语言的教育,有激发先民向上的教育,也有开发先民智能的教育。
至今这些神话故事,一直丰富着我们历代的语文教育内容。如“后羿射日”这个故事,在后代的诗歌、小说、戏曲中常常引用,一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传统教学内容。
总之,在原始社会的文字尚未产生以前,生产、生活的经验与技能的传播,以及神话、歌谣口头文学的流传,既是口语教学的内容,也是其教学的方式方法。原始口头语言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的源头,也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源头。
夏、商、西周的口语教学主要是结合礼乐教育和射御教育而进行的。当时的习礼、习射、习舞、习乐和学艺等教育活动常常与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统一体,分不清是学礼、学射,还是学艺、学语文。夏代批判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礼”与“乐”,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使其发展为阶级社会教育的内容。商代的教育内容比夏代丰富,“六艺”的科目已见端倪,从甲骨卜辞中把大学与宗庙神坛相提并论来看,商代的大学是施礼观化的场所,“礼”的教育是大学的重要内容。西周继承前代“礼”、“乐”教育的传统又有所损益。这个时期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级。国学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学习内容,乡学以书、数为内容。当时的课程门类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礼,包括政治、道德、历史课的内容;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课的内容;射包括射箭、投掷课的内容;御,包括驾车、骑马习战课的内容;书,包括识字、写字课的内容;数,包括算术、计量课的内容。这些课程门类均须借助言语传授,没有一门不是与语言教育密切相联系。由此可见,学礼、学乐、学书、习射等都与语文教育有渊源关系,在习礼、习射、习艺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文字,言文教育是与礼、
射、艺的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二、识字教学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声教讫于四海”[②]的教育形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们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的需要;人们不能单凭实践的模范演示和口头交流来进行劳动生产的组织和经验的传播;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记录经验、传播知识的工具——文字,即文字符号。据《易经·系辞》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字的产生,首先是由结绳记事开始的,即用
绳结的大小、形状、多少,表明事物种类和数量。由于这种方法有许多不便,就又产生了象形图画,如日字画一个圆圈,中间打一点,?
表示太阳; ?
表示月亮。后来,把两个表示简单的具体意义的字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复杂的和抽象的意义,如日+月=明,等等。之后,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就是从这里总结出来的。象形图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又逐步简化,成为书契的象形文字。在文字的萌芽、发展、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有关的教育活动,即早期的“文字”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文字教育的出现,专门教育的场所——学校的出现,语文教学活动的
正式开始,识字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识字教材
1、刻划符号
我国原始记事方法有三种,其中之一是符号记事。刻划符号是符号记事的主要形式。新石器时代陶片上的刻划符号和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我国远古刻划符号记事的重要遗存,也是典型的萌芽形态的文字。此外,古籍所载的“刻木为契”或“书契”记事,也属于符号记事之列。这些符号是当时原始先民共同使用的,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有关的教育活动。传授这些刻划符号,并把它作为当时的识字教材,可以说是后世文字教学的先导。
2、甲骨卜辞
甲骨文是刻划在龟甲兽骨上记载占卜祭祀活动的文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不少是占卜用的。它是祭祀天地、祷告鬼神的卜辞。这些卜辞是排列整齐的《干支表》,从甲子开始,十日一组。这种记日法,类似今天的日历卡。这种日历卡,经科学工作者研究,认为也是当时识字教学的一种教材。
3、《史籀篇》
其成书时间,当与《礼记》、《管子》等所记“书同文”、“书同名”的时代相近。从古文字资料来看,甲骨文异形突出,西周晚期金文相当整齐划一了。汉字使用的实际和古籍的记载,表明西周中晚期有过汉字整理活动。《史籀篇》可能就是配合这次文字整理而编写的。[③]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据班固所云,可知该书为“史官教学童书”,属于识字教学读本一类。其编排体例大概是按意义间的关系编排而成,四字一句,两句一押韵,便于学童习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