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感受钱塘海潮的奇伟磅礴,体味自然的伟力美、人的精神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重点:通过多层次的诵读,以读带品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读的指导。
教学难点:通过赏读理解:奇伟磅礴的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参与而灵动生辉!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
师:春秋时,吴国有个大夫叫伍子胥。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俘。子胥多次建议杀勾践以绝后患,反被吴王赐死,尸身抛入钱塘江中。吴国灭亡后,相传子胥悲愤难抑,乘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上奔腾吼叫,从此便有波涛滚滚的钱塘大潮。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宋朝时最盛。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周密一起去“观潮”吧。
二、问答明意: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学生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文言自读课文,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同学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昨天我们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来进行抢答比赛,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跃跃欲试)
师:钱塘江潮观看的最佳日期是何时?
生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师追问:既望是哪一天呀?
生2:农历每月的十六日,因为望日是十五,“既”是已经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十五日的后一天。
师:钱塘江潮初来之时就汹涌澎湃吗?
生3:不是,因为“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方”就是“当……的时候”,可见的钱塘江潮出来之时刚刚像一条银线。
师:你能结合注释读文章,这是个好习惯。但是老师纠正你一个读音,本句中应该读“仅(jìn)如银线,因为古汉语中做“几乎,差不多”释义的时候读jìn。
师:军演有哪些项目?
生4抢答:乘骑弄旗标舞刀
师:文中哪个四字词最能表现军士们的技艺水平?
生5:如履平地
师:吴中健儿水中所持的彩旗是否仅仅作为标志?
生6:不是的,因为吴中健儿“以此夸能”。
师:观潮人多不多?
生7:老师,有很多人,你看都“车马塞途”了,“珠翠罗绮溢目”说明盛装出席的人满眼都是。
生8:还有“虽席地不容间也”,连一席之地都没有空闲的,真的是摩肩接踵啊。
师:他们聚集在哪里观潮?
生9:江干(gàn)
生10:老师,她刚才读得不准确,我查过字典,这个字我认为作“江岸、水边”讲的时候应该读gān。
师:你的预习非常充分,《诗经》里也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gān)”。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下面,听老师朗读全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并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做好批注。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做批注)
师:听老师朗读的时候,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篇课文的长句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读准节奏。
(指导学生齐读)
师:老师一定告诉过你们,文言文主要根据什么断句?
生齐:意思
师:对了!倍是加倍、穹是高的意思,倍穹解释为:加倍地高,所以连在一起读。
(生认真在书上做笔记)
师:老师看到,不少同学边读边在书上批注,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三、赏读明情
(一)潮来了!(以读为主,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伟观”)
师:好!让我们去看潮吧——潮——来了!(播放江潮视频)
师:难怪苏轼赞叹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啊!周密开篇就用一句话,概括了他对钱塘潮的感受,你们到了吗?
生齐:天下之伟观
师:周密是怎样为我们描绘了这幅雄伟壮观的画面?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看看他是否读出了雄伟壮观的气势?
(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样?请一位同学评价一下。
生1:我觉得他有些地方读得太舒缓了,苏轼的诗句来形容浙江之潮就是“壮观天下无”,所以他朗读的时候语速应该再快一点,读音加重一些。
师:比如哪一句你觉得值得改进的?
生1:从“方其远出海门”到“势极雄豪”应该读得更有气势。
观潮教案
师:哦?那你能读一读吗?
(该生有气势地朗读,生纷纷鼓掌赞许)
师:你们觉得她哪一句读得最好?
生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这一句,她重读了“玉城雪岭”和“际天”,读出了了潮头向前推涌时排山倒海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