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观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 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 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 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 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 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 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__结构。
  1 学生思考__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 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__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 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 速读一遍__,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 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__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 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 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小结。
《观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 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 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协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 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 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干。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__,其他学生考虑:
  ⑴ 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观潮教案
  ⑵ 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 说说自身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 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 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 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 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 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1、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⑴ 水潮:
  (伟)
  远 近
  声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数百、四起、山崩、无迹 宏大
  数百、溯迎、鲸波万仞、百变、略不沾湿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闲 荣
  2、人因所赏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