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名字含义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节,是华夏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流传至今已有足足20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人民便会庆祝端午节。而“端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端午节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一、端午节名字的来历
端午节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的楚国国王楚庄王收到了来自周朝的通知,晋国在五月初五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因为这一天是纪念闻名遐迩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逝世纪念日。楚庄王闻讯后非常悲伤,他派遣大臣前往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边,以供奉屈原的遗蜕。当时,人们怕屈原的尸骨被湖里的鱼吃掉,便打算用竹子编成竹筒,在湖里放几只艾叶,以驱赶鱼虾。这便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吃粽子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五月初五始叫“端午”,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端午日观船于岛”的文中。后来“端午”两个字逐渐被人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端午节的正式名称。
端午的来历二、端午节名字的意义
1、“端”——升高、高等
“端”是“升高、高等”的意思,字形和棚、屯、年等像,象征着粽子等食品承载着吉祥和平安的寓意。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早已跨越时空以及地域的限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或欢庆团聚时必备的美食,也在日常口语中被广泛地使用。
2、“午”——时候、正午
“午”代表着时间上的概念,即正午。五月初五正好是一年中太阳运行到黄道上最高的时刻,人们认为这样特殊的时刻可以辟邪驱瘟,因此在此之时举行各种消灾驱邪的祭祀活动。另外,“午”也是一种五丝绳,彩缎缠绕在腰间,意在驱邪祈保平安。
3、“端午”——节日的特征
“端午节”两个字的组合,道出了这个节日的特殊属性。端午节因为有吃粽子、赛龙舟、带香囊、喝雄黄酒的习俗,也被称为“龙舟节”、“艾草节”等各种别名。综合来看,端午节的名字寓意着中国人的华夏文化和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以及节日所传递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总之,端午节名字的含义与历史渊源相贯穿,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承,人们依然以过年一样重视这个传统节日。无论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美好寓意和凝聚力不断地被体现和弘扬。希望这篇文档能够为大家理解端午节名字含义提供一些帮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