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入狱后的故事
唐朝进入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跑,太子李亨即位。而此时的李白也被拉到了这场乱局之中。公元765年暮春,李白在庐山了下来。积极招揽人才的永王李璘,立刻就再三邀请大名鼎鼎的诗仙出山。此时的李白56岁了,但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没有分清政治形势,就立马加入了李璘的战队。军中的斗志感染了李白,他一口气写下11首诗,其中《永王东巡歌》:“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他对直捣安史叛军的范阳老巢充满了信心。但是,当时的唐肃宗命令永王回到长安,永王却选择听玄宗,也就是太上皇的召令,于是矛盾激发。仅仅2个月,自己就成为反贼。所以最后永王是以叛臣,他的军队就是以叛军的身份回的长安。而李白作为永王的附逆,立马就被投入了浔阳的监狱。李白对于做官,太急于求成,只要有人相邀,他就参加,没有分析当下政治形势,没有看清局面,只会最后猝不及防。李白在狱中,度过了上百个日日夜夜。他不断地写信,向以前的好友求助,但几乎没有回应,毕竟是政治敏感时期。巧合的是,讨伐永王的主帅是好友高适。高适官拜淮南节度使,对于李白的求助,没有作出只言片语地回答。此时的杜甫,还在战乱中自顾不暇。他还在四处打探李白的下落,当他知道老友深陷狱中时,愤怒地写下了《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当然,生死攸关的时候,也有人挺身而出,为他说情。宋若思,郭子仪等人说情后,李白才免于一死。后来,李白就在宋若思府上担任幕僚,他亲自给送宋若思代笔上书,甚至还用宋若思的口吻向皇帝举荐自己。“臣所荐李白,实审无辜,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命不沾,四海称屈。”’
    公元758年春,大唐人民都在庆祝收复洛阳和长安。玄宗和肃宗也先后返回帝都。李白也在信心满满的表奏。但是李白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他从宋若思的府上辞职后,病倒在宿松山上。在病中还不忘向刚从从凤翔来到浔阳的都督淮南诸军事的宰相张镐赠诗,请求引荐但最后等来的是,唐肃宗开始针对唐玄宗的旧臣开展清洗行动,等来的是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一带)漂泊了一年多,在马上要到达夜郎的时候,朝廷因为遭遇大旱,大赦天下。年过60的李白欣喜若狂,立马就掉转船头,顺水向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到他再次抵达江陵的时候,已经是公元762年,安史之乱的最后一年,他依旧不改雄心壮志,想要加入大将军李光弼的军队。李白都这么老了,连征兵的军官都不肯收他。
    李白病倒在了金陵,一度靠朋友接济度日。“多拔五龟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
李白被称为
水浇长鲸。”李白曾经七次造访安徽宣城,并在这里留下了五十多首诗篇。他崇拜过建功立业的鲁仲连,诸葛亮,但到了最后还是想停留在他的偶像谢朓最仰望的地方。公元762年8月,李白投奔到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家中,在弥留之际,把平生所作诗文都托付给了这位族叔,请他代为编辑作序。不久后便在病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人们却不愿意相信,潇洒自信的诗仙,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平淡的句号。民间盛传,李白是在当涂几十里外的采石矶醉酒泛舟,入水抱月,骑鲸遨游而去。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西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之兮谁为出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