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姚鼐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跋涉之后,见到青山之上白雪皑皑,雪光烛照南面天空的雄奇景象。
(2)在《劝学》中,荀子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蟹虽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__”,原因就在于“_____________”。(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李白、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异彩纷呈。《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句见豪放雄奇;《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句展瑰丽奇诡;《锦瑟》中“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句显隐晦迷离。
(2)古代散文中不乏理趣盎然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将郭橐驼介绍的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茂盛的方法“_______,_______”,引申至对“官理”的深思;《石钟山记》中,苏轼以“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可乎”句,揭示了事须亲身探访,不可无依据猜测的道理。
(3)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借助诗文互证的方法。《离骚》中诗人以香草美饰来表现其高洁的情操,如“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句,这正印证了《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府对百姓在纺织上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4)在古代诗歌中,“舟船”这一意象有多重含意,诗人可以借此表达孤独漂泊之情,如“________”,也可以表达归隐之意,如“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创作时,常常借鉴前人妙语,写出自家新意,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借用了《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道理。
(2)平常事物一旦被赋予独特的意蕴,就会获得非凡的生命力,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这就像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屈原文辞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的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诫君王要不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要远离谗佞奸邪就要想到使自身端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花”和“月”是古人诗词中常用意象,许多作者常将这两个意象合在一起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两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用“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复一年的欢场生涯。
(2)荀子《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_______”;锲而不舍,就会“_______”。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问孔子为何以“哂”对待子路,孔子以“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价《离骚》的语言风格。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轩中读书生活的投入、沉醉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邦彦《苏幕遮》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神地写出荷叶挺立在水上的状态。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运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____________”描写了庭院台阶的景象,用“__________”描写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从正面写乐声,既以声写声,又以形写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______,______”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蚯蚓的“___________”和螃蟹的“___________”揭示了二者不同生活处境的原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证明了学习需要专心致志的观点。
(2)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常借花草木叶的荣或枯(兴或衰)来寄托情感,这在古诗词中也经
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蜀道难作者(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离骚》描写的事物虽然是寻常的,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质问的语气抨击秦统治者对老百姓极尽搜刮之至,自己却挥霍无度。
(2)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对过去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了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思念之情。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以“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以乐器兴悲,以寄怨悼,以忆华年。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贾至的“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异曲同工,均为不直接表达无奈而迁怒于外物。(3)“兵”本义为兵器、武器,后引申为士兵。包含“兵”的诗句中“______”为本义,“________”为士兵之义。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描写无形无,难以捉摸的音乐时,诗人常从多位听者的情绪落笔,侧
面表现音乐的巨大魅力。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种树郭橐驼传》中正面阐述种树原理,强调植树者要顺应树木天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将悲痛寄寓于庭中的枇杷树,通过“_______,_______”两句将对妻子的思念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时间刻度。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鸟雀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泼可爱。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司马光指责自己同百姓“争利”,他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出行方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令人惊叹不已。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论证的立足点,同时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
(3)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来表现游子离妇思人怀乡的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