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古诗阅读专题
    陕西省榆林市2023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 牧
    远信初逢双鲤①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③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①双鲤:代指书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远行他乡,在冬至日让入京使者给弟弟捎封家信。
    B.颔联写诗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遥想兄弟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安慰。
    C.颈联运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传达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
    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天气、环境变化总能触发诗人的情感。
    (2)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殷殷情意,请简要分析尾联是怎样抒情的。
    陕西省宝鸡市2023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栖身戍楼。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描绘了一组对立形象:诸将侃侃谈论立功封侯,诗人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
    B. 诗人引用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典故,切合了重阳宴集的标题,也照应了首句的“诸将”。
    C. 对于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诗人无比忧愁,情绪低沉,全词抒发了人生无常、万事皆休的悲慨。
    D. 本词不借助景物渲染,风格豪放,语言质朴,有的句子完全口语化,体现了“以俗为雅”的特点。
    15. 本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并说明所用的手法。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①
    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②,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③。
蜀道难作者
    【注】①此诗为诗人于广德元年送友人暂至绵州时作。东津,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今四川南充。录事,即录事参军,官甚微。②承乏:指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暂且由自己承担。旧时常用作官场自谦语。③《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题目交代了诗歌的送别主题,送别地点在东津,送别对象为友人韦讽。
    B. 首联写诗人虽未亲到阆州,但听闻阆州山水之美,友人此行可以吏而兼隐。
    C. 颈联写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才被推荐,而是需要他去“操持”。
    D. 尾联运用典故,实写友人到任之后,巡行县下,对陶潜式的县令没有怠慢。
    15. 请简要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荆门浮舟望蜀江①
    李白
    春水月峡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③。
    江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注】①诗人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于是乘舟东下,行至荆门(今属湖北)写了这首清雄奔放的名作。②月峡:四川巴县的明月峡。③锦江:岷江流经成都的一段河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开篇点题。浩渺的春水冲出明月峡谷,诗人“浮舟”大江,一路前行,但见江水汤汤,浩渺无垠。
    B.三至六句极写江水之秀美与明艳。江水碧绿,桃花相伴,水天相接,明丽如画,意境异常开阔而清雄。
    C.最后四句写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诗人扬帆大海,但见明月高悬,灯火依稀,渚宫城池近在眼前。
    D.诗人紧紧抓住江中行舟的顺序,徐徐铺写开来,如展图画;从结构上看,从白昼写到日落月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15.诗中“逶迤”往后六句(中六句)的写景颇有特点,后人赞叹不已,请就中六句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陕西省咸阳市2023年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泉南作①
    张野(元)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心无那,恰鹧鸪②声里,又听啼鹃③。
    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从来铁石坚。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自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经福建泉州南蒲所作。②鹧鸪:鸟名,其鸣声似“行不行也哥哥”。③啼鹃:杜鹃鸟,其鸣声似“不如归去”。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先点明词人置身之处与感发诗情的地理环境,然后从正面进行描写,以拟人夸张手法刻画入闽的艰难。
    B. “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与“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渲染了旅途环境的空寂苍凉。
    C. 词人认为,他能有机会游览这奇境绝非偶然,是上天有意要他用文字来描绘这美丽山川,写成佳作流传海外。
    D. 全词写景气势博大,激荡纵横,夸张和浪漫之笔为全词增添了瑰丽彩,读来令人精神振奋。
    15. 李白的《蜀道难》艺术地再现了蜀道之难,张野的《沁园春·泉南作》也将入闽的艰难险阻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样写路途艰险,但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陕西省202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二)
    唐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②柘(zhè):一种树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水塘中的景,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
    B. 颔联出句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都表现出树木繁茂之景状,有异曲同工之妙。
    C. 颈联写蚕娘在绿溪边漂洗蚕茧特别艰辛的生活和牧童的快乐和顽皮。
    D. 这首诗是诗人在农家做客时的题壁之作,语言清新明快,情感寓于所绘之景、所叙之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