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
【考点阐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边塞征战诗:①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②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③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三)咏史怀古诗:①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
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四)别离贬谪诗: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五)思乡怀远诗:①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②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六)咏物诗:①内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②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七)闺怨诗:①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③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④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题型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向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典例分析】[1] 《蜀道难》
明代诗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李白的《蜀道难》,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二、答题要领:
1、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陷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又失公允的。
三、答题步骤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巩固练习】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 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
此时。
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考向探究】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典例分析】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试题: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请给这首诗某几句拟一个标题
二、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1、要知人论世   2、要结合时代特点  3、要利用暗示信息 
三、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朝·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淮县县令。 ②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亲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大,表尊敬。              试题: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题型三: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典例分析】(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
试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备考锦囊】
一、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
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
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6、抓住注释。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巩固练习】
1(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蜀道难作者  答案
题型一:《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步骤二)“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点滴小事。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