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十九)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答案:A
2.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
A.《答司马谏议书》    B.《报刘一丈书》
C.《谏逐客书》        D.《答李翊书》
    答案:C
3.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
A.赋    B.大赋    C.抒情小赋    D.文赋
    答案:D
4.“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
A.《阿 Q 正传》    B.《祝福》
C.《伤逝》    D.《孔乙己》
    答案:C
5.《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象征    D.对偶
    答案:A
6.苏轼《留侯论》是围绕谁来展开论述的(    )。
A.张良    B.黄石公    C.刘邦    D.项羽
    答案:A
7.“却宾客以业诸侯”中“业”是名词活用为(        )。
A.表示方位与处所    B.意动用法
C.状语                D.使动用法
    答案:D
8.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 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对比反衬      B.欲扬先抑  C.侧面烘托    D.铺垫渲染
    答案:B
9.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    )。
A.庄子《秋水》                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答案:C
10.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狂人表面是个迫害狂患者,其实是个反抗者
B.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C.小说一开始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蜀道难作者
D.小说前面的小序使用的是文言文
    答案:C
第 II 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答案:《女神 》
12.《诗经》包括风、雅和        三部分。
    答案:颂
13.《荷马史诗》包括        和《奥德赛》。
    答案:《伊利亚特》
14.明代传奇《牡丹亭游园》中的"介"指的是       
    答案:戏剧中人物的动作(提示)
15.文学史上“欧苏”并称,所着眼的文学体裁是       
    答案:散文
16.春秋四君子指的是        、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
    答案:孟尝君
1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        "。
    答案:愁云惨淡万里凝
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      提出来的。
    答案:司马迁
19.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       
    答案:环境
20.《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        "
    答案:下自成蹊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不顾恩义,主背亲。
    答案:通“叛”,背叛
22.为之权衡以称之, 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权衡:
    答案:秤锤、秤杆
23.姜氏何之有?
厌:
    答案:满足
24.颜憔悴,形容枯稿。
形容:
    答案:形体和容貌
25.缮甲兵,卒乘,将袭郑。
具:
    答案:准备
2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放。
见:
    答案:被,表被动
27.勘得冥王者:职王爵。
膺:
    答案:担任
28.女之耽兮,不可也。
说:
    答案:通“脱”;解脱
29.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私:
    答案:偏爱
30.使人听此朱颜。
凋 :
    答案:使动,使得……衰败、憔悴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1.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方平》)
    答案: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
3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答案: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
33.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荀子》)
    答案:老百姓不听政令,(最好的措施)莫过于使他们得到好处
34.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留侯论》)
    答案: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摧折他的刚勇急躁之气)。
35.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郑伯克段于鄢》)
    答案: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
五、阅读分析题(30 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阙题
唐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
36.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3 分)
    答案: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 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2 分)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 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1 分)
37.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性描写,用粗略的笔墨写山路和溪流,(1 分)颔联又分别
与“山 路”“溪流”相照应,用工笔来写青溪,仿佛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 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2 分)
38.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试作分析说明。(4 分)
    答案:“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 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2 分)营造了一种 幽雅清寂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的胸怀和自得其乐的畅适。(2 分)
(二)阅读回答(20 分)
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
舒婷
①不经意从一部日本畅销小说里读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仿佛此时才觉得聚蚊如雷的市声,汹汹扰扰难以忍受,随即起来关窗。
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被一支动听的民歌传颂着。老师带孩子们来到河边写生,孩子们问:“
老师,河在哪里?”老师流了眼泪。小时候他就在这河边摸鱼扑水练狗爬式,母亲挽着裤管淘米捣衣,河风送着整整一列船队。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③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 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将损失五千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
④游湖和观瀑毕竟不是日常生活,赞叹罢了,人都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迷宫里。浩淼的水,洛妃的水,大禹的水,“细雨轻烟”的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水,水的神话,水的霓裳彩衣,水的冰清玉洁,都被人类一一解构。水的分子式是 H20,水源来自四通八达的管道,带着铁锈和漂白粉味儿。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水的乱世家族被温温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随人们去旅行。谁敢“拨开青苔喝山泉”呢?哪怕随身带着黄连素片儿。
⑤大清早开了重重铁门,送孩子穿过城市去上学,不觉得缺了什么。夜半应酬或下班回来, 半幅裙裾沾了尘灰是有的,但不会被打湿。和情人在马路上散步,如果鞋尖洇潮,不
是刚过了一辆洒水车,就是谁家的污水泼到街上来。直到有一天,在菜市场上看到地摊上叫卖的塑料玫瑰,伧俗的染花瓣上,竟然沾着几粒透明小球。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相信人们还没有完全忘掉这个叫做露珠的小精灵。
⑥永远不会滚动,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不会作“鲛人泣”和“风度欲成津”的廉价塑脂露珠儿!
⑦玫瑰、茉莉、紫罗兰,需要什么香味均可招之即来,因为香精的品种越来越齐全。炎热的南方,人们买门票租棉大衣,参观室内冰雕,用人造雪堆雪人,孩子们以为,南极就是建在公园里的一座冰库。商人懒得精心复制露珠,因为它在工业社会里无从依附。甚至诗人也不再露水蘸笔,生怕读者说他文艺腔,好酸。
⑧什么都可以仿造,就连生命都可以原版克隆。但露水的寂静之味,却是无法模拟无法拼凑的。露珠的凝然和滴落,是日月精华,在荷之上,在芝草之间,寂静悠远。其幽秘其清凉其浓淡深浅,都不是眼睛可以企及,耳朵可以捕捉,嘴唇可以品尝的。
⑨我们可以放弃宫槐、板桥和马蹄声,但损失不起朝露与夜霜、梦想的绿地和传说中的原 始森林。在肉体囚囿①灵魂日见干枯的今天,我们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以赎罪的愧疚心情。
39.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 分)
(1)第②段中说“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 分)
(2)第③段中说:“天然湖泊也被迫精简机构”,“精简机构”是指什么?“瀑布都有了管教”,“有 了管教”是指什么?(2 分)
    答案:(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河流干枯的状况,流露出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生命的关怀。(4 分)
(2)精简机构:湖泊水位降低,面积减缩。有了管教:瀑布被人为地控制,失去了自然之
态(2 分)。
40.在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既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又怀着赎罪的愧疚之情?  (4 分)
    答案:露珠是大自然的杰作,其寂静悠远是自然的风致,是不可仿制的,而现在它却远离了 社会,因而是令人怀念的;而露珠的消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造成
的,人类 是有罪的,应该感到愧疚(4 分)。
41.好的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神”指散文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形”指的是文章的结构、材料,请试从形神两方面对文章加以分析。(6 分)
    答案:这篇文章中的“露珠”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水,“神”是作者借“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 含蓄地告诉人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呼唤、赞美和怀念之情, 从而彰显了人类要关爱自然的主题。(3 分)
“形”是作者依次列举人类对河流、湖泊、瀑布、生活用水等肆意践踏和破坏的现象,并由 此分析露珠消失的真正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结尾部分发表议论,表达对露珠的赞美、怀恋 和愧疚之情。(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