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呈现与把握
王贺玲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北京 100081)
摘 要:综合性学习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从编排形式和活动方式上呈现出学科综合、校本主题综合、自由兴趣综合、跨学科综合等类型及特点。现阶段中小学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如何实施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努力探讨并需要逐步解决的。
关键词:综合性;课例;编排类型;活动层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 (2007)06-0115-05
  自综合性学习实施以来,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和教师水
平的差异,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对此,从实际出发,就综合性学习的进一步落实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进行探讨成为必要。下面仅就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点,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综合性学习的类型及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1]
日本学者把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定为:“不限于特定的学科内容,即以新的学习内容领域的开发实践为目标,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综合各领域的知识、技能开展学习和学习活动。”
[2]
从以上意
义出发,我们把目前实施中的语文综合活动归纳为:学科综合、校本主题综合、自由兴趣综合、跨学科综合等几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面向社会生活实际,注重体验和实践,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科综合一般编入课本,作为国家规定教材,按单元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或其他学习活动,按一定的课时实施。其中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基本语文活动,以及查资料、实地考查、动手操作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
1.教材编制方式呈现的几种形式
(1)以综合活动为主体,整合单元学习材料而成的大综合活动。
导读中提出主题综合活动题目内容,提出整个综合活动要求和活动方式。由综合活动的具体操作建议引导,阅读材料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中。最后展示活动成果及引导深入探究要求。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语六年级上册,在提出“轻叩诗歌的大门”的主题活动要求后,按“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部分内容完成,每部分包括具体活动建议及4-7首诗歌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朗读、理解、欣赏诗歌等活动,学习更多的诗歌;通过写诗、诗歌朗诵会,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和综合活动能力,最后展示活动成果并作活动总结,约两周学时完成。
这是以活动为主体,阅读材料为辅助,围绕一个内容专题展开整个单元的综合活动。它以活动为主线,综合训练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语文能力,学习方式多种多样,突出自主学习和探究、动手实践、活动体验,集语文应用能力于一身。由于主题内容扩展面大,活动又贯穿其中,学生能生动活泼
地学习语文,改变以往单元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索意识,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总之,它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
(2)穿插于单元阅读教学内容中的小综合活动
与本组课文阅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是课堂阅读学习,又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活动,体现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拓展延伸。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语三年级,安排方式是:导语揭示专题题目,在第一篇精读课文后,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其中包括活动内容、要求、途径和方式建议。在
收稿日期:2007-05-06
作者简介:王贺玲(1955-),女,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
2007年11月第9卷/第6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 OU RNAL OF HEB EI NO RMAL UNIV ER SITY /E ducatio nal Scien ce E dition /
Nov .2007
Vol .9N o .6
第三篇精读课文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主要是活动过程的提醒、推进,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及“习作”中进行活动总结和交流。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展示活动的成果。约3-4个学时完成。
穿插在单元阅读教学中的小综合活动,以单元阅读教学为主,综合活动为辅。在配合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多种方式学习活动,运用观察、搜集资料、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将活动与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有机地整合起来,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换一个视角看,小综合是走向大综合活动的过渡,可以缓解由于学习方式改革带来的教学上的困惑。由于以阅读课文学习为主,活动内容单纯,活动范围有限,不影响正常阅读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的教学实际。同时,穿插其中的综合活动,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和行动准备,给予的时间有宽松度,能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各项准备。作为综合活动的初始阶段,有一定实际效用。
(3)配合单元教学内容,由此引发和延伸的综合活动
在单元阅读教学完成后,以单元主题内容为兴趣点,或以单元内某篇文章为引发,设计并开展的综合活动。单元阅读内容为综合活动的基础和“营养”储备,综合活动则作为主题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关于科学的单元,读过有关自然界的化石、云、月、虫、山中蜃景的课文后,以月为引发,开展以“探索月球奥秘”为主题的综合活动,分四部分完成:第一,以月
球奥秘知多少为题,搜集资料,专题汇报;第二,参观天文台,观察月亮运行情况;第三,了解有关月亮文化并组织月球知识擂台赛;第四,围绕月球写文。最后附上有关月球的参考资料。
以上综合活动的内容和要求,都附在单元阅读课文后,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由单元阅读内容或某一篇课文引发为综合活动,其中只是活动的深浅、范围的大小的区别。这种由课文延伸式的综合方式,阅读是活动的基础和“营养”储备,活动又是阅读内容的深入探究和发展。其特点是教学目标明确,任务突出,学生能集中精力,就专题中的问题深入展开语文活动。
2.在活动方式上的几个层次
上述几种学科综合活动特点,体现在教材单元编排方式上。考查单元内每一项综合活动,大都以专题为组织特征。因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活动方式体现上,也呈现不同层次特点。人教版小学、中学(1-9年级)课标实验教科书按儿童能力发展及对综合活动的接受程度,大致归为兴趣专题活动、讨论专题活动、探究专题活动三种方式。
(1)兴趣专题活动
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出话题而开展的活动。话题由课文内容引发,选用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以引起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关注,表达自己的初步感受和认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兴趣专题活动
对思考、讨论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塞北江南”单元,以“了解家乡的过去”为话题,通过采访活动,说说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以及家乡的故事。属于以话题展开的简单的综合性活动。人教版小学中年级段的“多彩的生活”、“灿烂的中华文化”、“爱护周围环境”、“可贵的亲情友情”等综合性学习,是在宽泛的话题(或主题)范围内,从儿童兴趣出发,自我选择的活动。无论在活动的内容还是途径方式上,多给学生以选择和发挥的余地,这是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为主的综合活动。
这类活动适应探索的持久性和主动性相对低的小学中年级儿童。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话题(或主题)一般比较单纯,目标集中,内容浅显,强调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要求作过多的讨论与探求。活动多采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以记录、收集、观察、回忆等方式为主,多是自我认识的交流,而少做问题的讨论。活动环节相对简单,动手操作也较为容易。
(2)讨论专题活动
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内容,展开一定范围的资料了解,侧重于合作讨论交流及相应的实践。目的是启发对主题内容深入学习的兴趣,扩大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关注,增强自主活动的能力。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的主题活动,围绕“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议题出发,搜集汉字来历的资料,写字、猜字以及查古诗、对联、歇后语,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汉字历史、文化,体会汉字的奇妙。进而通过开展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学习写计划书、调查报告等,探讨如何在社会实践
中正确使用汉字。北师大版小语五年级下册,在“劳动”的单元后有“探讨有关劳动的问题”,安排有策划、行动、恳谈会、会后总结等项内容。前者侧重具体的文化内容,后者侧重抽象的社会内容,主题内容有思考和议论价值。
以讨论为主的专题活动,限于具备一定思考能力、逐步形成合作学习意识的小学高年级儿童。专题内容相对集中,有一定深度和议论价值。学生在探讨、议论中彼此吸收合作共进,可以深入认识主题内容并提出新问题,扩展知识广度并获得新的启迪,激发探讨的兴趣并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较之中年级的专题活动,主题内容范围相对缩小,学生对内容选择的自由度相对降低,但汉字、诗歌等主题,在定计划、讨论辩论,集资料,作调查,写简单报告等多种活动方式上,自主程度加强,思考讨论程度加重,活动过程拉长,环节增多,操作活动主线突出,并且更加重视评价与成果的展示汇报。
(3)探究专题活动
围绕某一专题,侧重于专项研讨与探究的综合活动。往往从若干方面和角度,广泛而深入开掘专题活动内容,提出
·116·
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莲文化的魅力”专题,要求从四个方
面完成综合活动:第一,对莲的科学探究,提出若干问题供探究,比如,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以及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还启发自我发现问题;第二,大家来赏荷,从文学意义上对荷展开认识;第三,莲文化探胜,从人文意义上对莲认识,提出莲所赋予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出淤泥而不染的不同意见的认识;第四,编莲的歌词并作曲。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些活动,附加有关几个方面内容的参考资料。
这类专题活动,题目相对窄小,涉及内容却深且广,活动范围扩大,研究因素增加。出于初中年级思考学习的需要,往往多角度提出问题,启发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有的还要求在正面或负面的意见中,在更广泛的涉猎与操作活动中,得出个人的独特认识。当然这只是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教材在思考问题上的扶持与引导还很明显,只是为专题独立研究活动所做的过渡和准备,还谈不上研究的逻辑系统深入和完备。
当然,以上的几种活动方式在不同年段的实际操作中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穿插和互用的情况,只是在不同年段体现的活动重点有所不同。这里出于教学思考的需要仅作初步的分类,教材内容也属举例性质。
(二)校本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
校本课程是课标设置、地方支持、学校开发的课程,它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或关注程度出发,出于学
校教学的需要和资源的许可,由学校和教师确定主题而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例如,有的从地区特点出发,开展探寻家乡方言文化,搜集教育俗语的活动。学生到民间采访、从报刊摘录,在方言口语中收集,交流后再整理归纳。有的以“家乡的桥梁”为主题的综合活动,于活动中了解桥的过去,考查桥的现在,设计桥的未来。主题综合活动不依附教材,有随机性特点,因时间、地利、人的兴趣需要而定。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活动更容易得以落实。
(三)自由兴趣综合性学习活动
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而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一般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并自主完成活动过程。学生往往对这种活动形式,投入的热情和兴奋度很高,态度很积极。比如,有的学生自由选题,组织了恐龙、环保等小组,走出校门,进行调查研究。自由兴趣综合活动因自发生成,一般课题小,更贴近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同时不受教师、教材的限制,有个人思想和行动的空间,能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四)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一个主题下,综合多学科内容而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主题内容宽,需要多学科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来完成。比如,广东省东莞市第八小学三年级“客家人的故事”语文活动案例:通过客家饮食、山歌、服饰、节日习俗以及客家来源调查等,全面了解客家文化。活动以小组为
主,调查历史迁移、绘制迁移路线图,演唱山歌,品客家菜,展示客家生活图片,表演客家习俗等,并写出调查报告。这就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来完成。
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可融入多项学科的内容,发挥应有的潜能。然而跨学科综合需要各科教师及教学力量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这种跨学科活动,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积淀,在小学高年级实施的收效会更大。
从以上各种类型的综合活动来看,综合性学习不着眼于获取知识,而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活动中研究和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重在感受、历练、探索、操作、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把握
在小学阶段,因地区、资源、师资差异,不同地区对综合学习的实施不一,效果差别较大。有的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活动案例整理成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的追求形式,落实虚空,还有的尚属教学中的盲点。就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综合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的,就像体育运动一样,要在分解动作训练后,才
好进行连贯动作。综合活动要在掌握一定知识、方法、具备基本能力后才能有效地进行,要成为适应学生能力的可行性活动。
1.综合能力训练要有层次递进,突出重点
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认知规律,要求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有层次递进,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比如,小学段的中年级可安排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简单语文活动(低年级不宜安排综合活动),在学生感兴趣的周边生活主题中,培养观察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学高年级则以专题开展活动,就本学科内容及社会主题展开活动,以扩大对社会的认识。能在讨论中发表意见,选择并运用资料,逐步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初中段,则就某一专题内容展开系统活动,在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独到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展现个体学习能力。
活动内容的选择也要有一个计划。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逐步扩大到多学科参与,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活动能力。小学阶段特别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的需要,掌握好话题的深浅程度。但对于程度高的教学区,可以几种综合类型并用,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小学
·
117
·
中年级段在确定活动内容后,一般经过活动准备(主题号召、订计划)、活动实施(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活动总结(成果展示、汇报会)三个基本环节。小学高年段,可以通过自选课题、小组分工、推荐指导教师、制定并实施活动方案、形成研究报告、展示成果等多个环节,体现自主意识的提高和能力的综合训练。
2.综合活动要适量安排,不加重负担
综合活动不受课堂、教材的制约,在时间、空间上活动的余地都很大。就目前来讲,学校、地方综合活动空间开发的经验还不足。同时,综合活动具有开放生成、实施中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实践中情况较为复杂,学校、教师还有待于做更多更细致的准备。比如,确定教学资源,对教材文本资源的设计、变通和拓展,组织引导活动的整个过程,与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启发学生的探索等。就学生来说,要在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下,有准备、有目标地开展活动。因此,在小学中、高年段,各册综合活动安排要适量,过多过繁或准备不足的综合活动,效果会受到影响。相反,仅依靠教材文本实例资源而不开发扩展课外资源,以减轻活动的“负担”也不可取,这将失去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有趣的汉字资料3.综合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要适应学生的需要
综合性学习作为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重在落实。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和走过场,要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有所得。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组织和引导,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给不断产生新问题的学生以内容和方法的引导,并针对学生的变化,为其需求提供空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失败中反省,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综合活动不在于频繁多次,而在于一次活动的充分与到位,让学生在探索中有足够的思考与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教师的指导应着重于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的培养,特别是让学生对自我选题产生兴趣并持久,为日后积极主动地探索,做进一步创造打下基础。目前,有些教师对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抓不住活动过程的指导重点,对学生自主学习了什么,生成了什么,还不能做到个体把握,有的还处于组织上的看管状态。特别在大班教学中,不能做到针对个性的细致观察,个性发展不充分。所有这些,包括教师的指导水平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允许有差异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多资源参与的活动,从多数地区现有教育设备、资料来源、师资水平及活动资金投入来看,还不能达到深入开展综合活动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学习在活动的内容及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做到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对于学科教材安排的综合活动内容,教学时应尊重主题内容的选择,但对于主题不太适应的地区,可从地区资源的情况和师生的程度出发,在活动范围上进行调整,对不同资源和条件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资源好的,可提高活动的要求,在组织形式上
可以多元,允许同时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拓宽主题的个性范围;对教学资源差的地区,可以资源共享,降低主题要求和个性活动范围,但在教材主题的系统学习上不要缺失。对校本教材,可从地区的可行性出发,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相结合确定适应的主题,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把教材主题、当地资源的主题及学生自我发现产生的个性主题相结合,多方位选题,能更好地开拓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空间,呈现不同地区的活动效果和差异。对同一主题下学生的综合活动,尊重其个性特点及兴趣选择,也允许有效果的差异。
(三)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基础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它与走向社会的“开门办学”以及丰富课堂学习的“课外活动”截然不同。无论从目标定位,还是操作模式上有着全新的解释。运用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就不同主题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综合活动的核心,也是区别于语文“课外活动”的关键。发现问题,来自独立思考与创造;分析问题,是思维和认识作用的过程;而解决问题,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些科学家及创造者,他们获得成就的本身往往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思考和创造的习惯,对于日后成就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目前,由教材编制的专题中,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通过活动解决问题,多体现在中学段。小学段的训练途径可以在完成主题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老师可以分解主题内容并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活动中让学生不断生成“小问号”,扶持、引导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自由选题
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训练。对于学生自我发现的问题,老师应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资源,采取有效的方式,完成探究活动。注意不要把综合活动引入简单的“课外活动”框架,或单纯的某一技能的训练活动之中。
(四)激发兴趣与热情,着眼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避免活动过程机械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给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综合活动以个体和合作为基本活动元素,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个性是从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出发,提出主题、完成主题的过程。在这个活动中,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关注点都能得到最大的展现,人的潜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特别是以自由选题为特征的“自由兴趣综合活动”,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命题,定题内容更个性化。比如,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惊奇地发现学校的桂花又开了,为什么开过了还要开呢?由此产生综合活动的题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大自然花开花
·118·
落的奥秘。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了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这样随机产生题目,满足了个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个性及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综合性学习是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及兴趣驱动下完成的,要从始至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保持对研究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要避免注重形式,过分追求每个环节的完整,把学习活动置入一个新的模式中,使研究学习过程机械化、程序化,
失去了探究的价值和意义。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突出某一重点活动环节。
(五)对教材中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综合活动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
就人教版教材而言,小学的综合活动有两种类型:以综合活动为主体、整合单元学习材料而成的大综合活动和以单元阅读教学内容为主体、穿插其中的小综合活动。大综合活动中有“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了解诗歌”“难忘小学生活”四个主题,涵盖语文学习、信息知识、生活情感体验内容。可以根据主题内容确定不同的引导方式,比如,对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主题内容的角度来吸收文中的信息点,积蓄知识养料,为扩大搜集、满足下一步学习和活动的需要作准备。对活动方式的采用,可以因主题内容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活动项目,展开不同的活动重点:有的侧重知识的了解和收集;有的侧重于作品的赏读和积累,有的侧重生活的回忆和情感体验等。强调以活动贯穿主题,以活动阅读准备,以活动提出问题,以活动培养兴趣,以活动探寻成果。小综合活动,则与单元主题内容一致,以课堂学习为主,不随意扩大活动范围和时间。在活动方式上,以兴趣产生话题,以兴趣引发活动,以兴趣启发探究。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学)[M ].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版,2001.
[2]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借鉴丛书(13)[M ].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On th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WANG He -l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for Primary Schools ,People 's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00081,China )
A bstract :The w rite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in pri -mary schools ,and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the learning method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learning ;Chinese ;primary school
[责任编辑 霍素君]
·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