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长津湖水门桥》精选素材:作文角度,台词金句,精选时评!
影片简介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监制,徐克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战争电影  。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
背景普及
长津湖,朝鲜第二大人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盖马高原,是一座被山围绕的湖泊。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一战,而水门桥则是重中之重。
水门桥,一座全长只有8.8米的桥,是唯一一条通往长津湖地区以外的车道桥梁,这座桥一旦断掉,位于长津湖地区的敌军都将面临被合围、被围歼的危险,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2年虎年四字金句
影片关键词
战争年代,保护家园,舍身为国。跨代对抗,无畏失败,踏浪前行。 
台词和金句
1.那是我们的边界,祖国的方向。—— 伍千里
2.哪一场仗不难打,越难打,就更要打。—— 伍千里
3.无论他们怎么修桥,只要修一次,我们就炸一次。—— 伍千里
4.新中国万岁!—— 七连战士
5.只要桥在,我们的任务就在。—— 伍千里
6.打赢这场仗,为了军人的荣耀。—— 谈子为
7.希望下一代能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平河
8.老子就是一枚炮!——伍万里
9.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伍万里
10.殊死一战在即,战士们在风雪中整齐列队,面向祖国的方向敬礼,轻声呼喊着“新中国万岁”。
11.雪地里,哥哥伍千里含泪对弟弟伍万里说:“以前不让你乱跑,是怕你惹事,今天,你想怎么跑,你自己定!”
 
精彩标题
 《致敬雪与火的战歌》   
《奋斗力量,撼天动地》
《精神如光芒,照亮前行路》
《看齐标杆,汲取力量》
《致敬榜样,续写荣光》
 
精彩时评
《长津湖之水门桥》
家国同构的故事里,英雄不朽
作者:王彦   来源:文汇报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直接聚焦“三炸水门桥”,讲述一普通战士如何建构起自己与祖国之间的精神链接,如何舍生忘死地投入一场“立国之战”。
开进风雪的那趟列车,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57人。影片尾声,伍万里报数,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问他有什么心愿,年轻人请求保留七连建制。江边打水漂的孩子经历残酷战争,终于成长为一支军队的坚强战士。而影院里,早已一片泪水滂沱。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虎年,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如今又是虎年,人们重温这段峥嵘历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承接上篇,故事不再介绍宏观决策,直接聚焦“三炸水门桥”。它讲述的,就是一普通战士如何建构起自己与祖国之间的精神链接,如何舍生忘死地投入一场“立国之战”。人、集体、国家,是大银幕上的焦点。
上映三天,该片票房破15亿元,观影人次超2700万,已刷新了十余项市场纪录。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詹庆生说:“影片里这些令敌人战栗的‘冬天的狮子’,正是在冰与火中,在革命与建设中走过95年的人民军队的英雄像。”网友留言:“我们,永远记得他们。”
还原一场机械部队与钢铁意志的战斗
影片开场,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丢盔弃甲。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见大势已去,下令南撤前往兴南港。水门桥在两座山体之间,下面万丈深渊。对美军的机械化部队而言,这座唯一能通行车辆的桥,就是他们后撤路上的生死之桥。桥断,则美军陆战一师会被消灭在这片土地上。
历史是残酷的。上映第二天,片方发布一则英雄原型特辑,镜头对准98岁高龄的志愿军老
兵郭荣熙。爷爷是70多年前那场战斗的亲历者:“炸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时任9兵团20军60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他更无法忘记当年的军力差距,“美国人是机械化部队,我们是土部队”。
《长津湖之水门桥》还原了真实的残酷,故事里的七连和九连,就是在外无增援补给、内无重器火力的困境中,以钢铁意志去抗击钢铁的装备。伍千里说:“只要桥在,我们的任务就没有完成。”谈子为说:“哪一场仗不难打?越难,就越要打!”他们前赴后继,带领打不垮、拖不烂的队伍,一次次深入敌阵,与美军展开殊死相搏,哪怕交付生命。
导演徐克懂得通过镜头营造压迫感。那接近于山顶的水门桥立于万仞之上,在仰拍的镜头下,更给人一种无可战胜之感。敌军占据优势地形,拥有重机、迫击炮、火箭炮、喷火器等重武器。我们的志愿军一出现,子弹、炮弹就倾泻而下。冰天雪地里,战斗一打响,志愿军就被置身于熊熊烈焰中。一方面是零下40℃天寒地冻的战场环境,令人触目惊心的伤亡率,使长津湖战役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一;另一方面,战火带来了极度的酷烈,、的烈焰吞噬着人的身体,炮火将血肉之躯瞬间撕裂,英雄与坦克在爆炸中同归于尽……冰与火交织,极寒和极热同时出现,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冲击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取胜之艰难、战争之残忍、英雄之无畏。
借“人”的细节,写透了何谓“家与国”
冰天雪地里,哪儿都是冷的,唯独人的心是炽热的。炮营杨营长与七连兄弟有些争执,可真的打起仗了,哪怕受伤也要拼尽全力拉开炮栓,给步兵连炮火支援;手雷抛来,战友抢先一步用身体覆盖了爆炸的手雷,护住了其他人;他们中还有人主动引开美军战机的火力,即便心里清楚,这是一趟赴死的战斗,但义无反顾,直至在里化作灰烬……
志愿军的战友情为什么如此炽烈?《长津湖之水门桥》用一个个关于“人”的细节,道出缘由。这些细节不仅出现在战场上,如谈子为给千里的手、雷公的防风镜、平河的巴祖卡,更渗透在文戏里。七连完成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后,与已经开始炸桥的九连汇合。他们在清点牺牲的战士姓名,梁有田、傅丰收、向春耕……他们甚至没有在影片中露过脸,只是留下了名字。但从这名字,谁都能看出来,这三名战士出身农家。1950年,最安土重迁的农民,万里赴戎机。因为在很久以前,他们很多人连地都没有,可是在党和国家分给他们田地后,他们的家就不再是小家,而是新中国这样一个大家。就像上篇《长津湖》伍千里对父母说的,国家给分了地一样,许许多多战士从宁静的江南水乡踏上一路向北的列车,他们心里,卫国如同保家。家与国,在中国人的身上,就是情感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