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与做人: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解读与范文速报(含2020年真题范文)
2021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作文原题
(适用地区:海南、辽宁、重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材料语:这四幅漫画既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第一幅“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对应的是“人”字的第一个笔画
和起势,前半句“逆锋起笔”讲的是人生之初始便会面对“逆境”,始于困难之上而不退怯,敢于“逆风翻盘”;而后半句“藏而不漏”则讲的是人生之初,能力趋于平凡,应厚积薄发,适时隐藏自己的实力,不锋芒毕露,不张扬行事。
第二幅“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对应的是“人”字的另一半,第二笔的笔画和起势。人生到了“有可为”的阶段,要选对努力的方向,否则将终其一生碌碌无为。选对方向之后,在行事作风上要不偏不倚,保持中庸之道;不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不投机取巧。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为人正直。
第三幅“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对应的是“人”字一捺立于中锋之下的笔锋转折处。可以有多种解读,一种是在收笔结束之前笔画要“顿一顿”,“停一停”。对应人生可理解为当一个人或一件事即将成功或胜利在望时反而要静下心来,停一停,思考一下。不要贸然行事,仓促草率,不疾不徐,稳步前进方能尝到胜利的果实。另一种解读是当遇到困难或者人生低谷,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坚持努力会有“缓缓出头”的时机。
第四幅“描红”关联我国的“红文化”和“红精神”。正是这红文化,构筑起了我们民族的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红精神是作为榜样、值得歌颂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描红”是指只有成为一个正直坚持、脚踏实地、端正雅芳的人才能成为别人的榜样,让他人去模仿,去描红。
表面上是教‘写人’,实际上考的是新时代青年如何‘做人’。”这符合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逆
锋起笔,藏而不露”代表的是低调蓄势。逆势开始给人带来的未必是愉悦,但是逆势奋起彰显担当。中国人做人的哲学讲究“藏而不露”,一开始尤其是人生初期或者在陌生环境时,需要积蓄力量,壮大自己,这符合传统的中庸思想。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可以理解为写“人”需要遵循法则,也可以理解为新时代青年人做人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则寓意着人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崎岖坎坷。最后一笔中间回转的地方表面上看是“停滞迂回”,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迸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豪迈亮相。
任务语:要求“反映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因此,赵志彦认为,每位考生心中自有对“人”字内涵的解读,对漫画理解的角度也可以不同。中规中矩的“人”字,可能并不符合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理念。不偏不倚、规规矩矩,不会出错,但是也不够自由奔放,不符合新时代新青年的个性张扬。也可从这个角度出发,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第一个可以从用写字来寓意人生的角度来写作,书法之道和做人之道类似,人字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字,写这个字容易,但想要写好很难,做人也是一样,做人很容易,但是把人做好很难。前三格漫画既是教你怎么写人字,也是教你怎么去做人。
第二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前三格漫画中教运笔的文字,其实跟人们做事的规则很类似,拿‘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来说,你做一件事情,不能因为开局很难,就放弃了,不去写这个字,不去做这件事。‘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则可以理解为做事要循规蹈矩。‘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是说如果遇到坎坷、难题,可以适当停下来,不要过于急躁,慢慢来。全部围绕这三格的六行字来写,从运笔方式来讲做事规则。”
最后的升华尤为重要,“最后一格漫画说的是‘描红’,作文题目里也特别标注了‘描红’的意思——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第一个写作角度,描红可以引申为:做人是要有榜样的,按照榜样的模样成长。第二个写作角度里,描红可以延伸理解为:做事是要有规则、有边界的,应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不能超过这个模子,超过了就不成人字。”
【优秀范文】
01国之青年,当从书法中领悟做人领悟人生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递者,简易的笔画勾勒出博大精深。一撇一捺,这是“人”字的笔画。简简单单的两笔,绰绰有余,柔韧有度。逆风起笔藏而不露的撇,不偏不倚中锋用笔的捺,停滞迂回缓缓出头的勾,一个坚韧的字被完美地描摹出来。老一辈人时刻教导我们,写字要端正心态,做人要如字一般,一笔一笔地临摹做人的本质。
撇——逆境奋勇,淡泊名利
写字要提笔而落,干净利落,逆流而上。做人就要藏功与名,淡泊名利,正如诸葛亮所说“不求闻达与诸侯”。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坎坷困难时刻昭示功成的艰辛。“90后”吴应普夫妇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离世,他妻子肚子里还有一个新生命。他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即使失去生命,也依旧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有30名为国献躯的消防员们,其中还有“00后”“90后”,他们身处逆境逆流而上,在充满恐惧和挑战中,毅然为了集体而牺牲自我,成就社会。他们用坚强的身躯临摹出逆风起笔,藏而不露。
捺——中通外直,刚正不阿
写字要端正身子,坐要有坐相,挺胸昂首。做人要正直,不同流合污,赤心做事,正如陶渊明所描绘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恩来总理一生廉洁从政,清贫节俭。他时刻教育着党的工作者要时刻警醒自己要公正廉洁,刚正做人,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巡查河南时,绝不收百姓的钱财,为人处事不包庇奸贼,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他们用不屈的赤心临摹出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勾——勇争先锋,青出于蓝
写字要静心专注,笔画要坚韧挺拔,有起有落。做人要勇于亮剑,不被世俗所打扰,斩荆棘,厚积薄发。新时代青年需要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相比于缓缓出头,我们更需要的就是敢于拼搏的精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颜宁,作为结构生物学家,在生物学装备研究领域成功攻克多项世界顶尖技术,在2016年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中国科学之星。她打破世俗的规矩,敢于尝试,长江后浪推前浪,为新时代青年赋予榜样的作用。
新时代的青年不必拘泥于描红的模子。锋芒毕露,勇于亮剑,才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青年怎么样,国家就会是怎样的。青年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国之青年,当逆境奋勇,困境蛰伏;国之青年,当中通外直,淡泊名利;国之青年,当勇争先锋,逆流而上。“人”一撇一捺勾勒出做人的原则与道理,新时代青年从书法中领悟做人,从实践中领悟人生。
02书法里“人”的起承转合,就是做人的三种境界
“人生天地常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是元朝邓青阳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孔子对于做人的一种准则;而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是王国维对于人生的顿悟。
其实,人生于天地间,本就是天地的过客。一切的奔波与忙碌,都只是过程,抵达得有沉沉浮浮,也会有海阔天空的美好。那么,我们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呢?
第一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人生的第一境界是立,人生在天地间,是期望获得一番作为的。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深山老林,只等名主上门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然后就有了千古名篇《隆中对》,对创业路上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大方向。
刘备#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不管是躲避不在家,还是佯睡不起床,都是藏而不露的典型。但是作为天选之子,刘皇叔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他。诸葛亮终于从躬耕于南阳的一介布衣,成长为刘备的首席军师,为刘备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第二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人生路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但是如果要做事业,除了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更需要有不偏不倚的态度,天下不得人心必然崩毁,企业不得人心必然灭亡。得人心的基础便是做人要公正,身处要职,要以身作则,不能搞两面派。
秦国在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变法涉及的内容有“连坐法”、设立军功制、奖励农耕等。商鞅做的第一步就是取信于人,在城门口立木赏金树立了自己变法的决心。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鞅把太子老师的鼻子都割下来,以儆效尤。但是商鞅为秦严刑峻法行之十年之后,秦国国富民强,秦民大悦!
第三要停止迂回,缓缓出头。
2021高考语文作文《老子》第二十二章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就是做人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得到不容易,除了众里寻他,主要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越王勾践遇到范蠡后给了他最高的礼遇。此后,范蠡和文种便一心辅佐越王勾践。范蠡和文种、计倪等大臣的一系列复兴计谋,被越王勾践采纳后成为国策,使越国逐渐由弱转强。越国又掌握时机,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可以说范蠡功成名就,可是就在最高的时候选择了急流勇退,他留下一信告诫好友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可见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对于天地,众生是造化之一隅;对于人,本就是凭靠天地,一心向明。由于书法里“人”字的起承转合,我们想到了做人的三个境界。自古如此,希望谨记,警醒人心。
03“人”有多少种写法?
这幅漫画,其实是个标准的楷书“人”字的写法。笔画动作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寓意。
比如起笔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是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行到中间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就是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收笔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就是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这样,一个“人”字就写好了,一个人也就做好了。
不过,“人”字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书法来说,当然不是。王羲之的“人”写得很飘逸灵动;褚遂良的“人”字则婉媚婵娟;米芾的“人”字更是有想象力,最后一笔写得既像捺又像点,被称为“八面出锋”……
就像孔乙己说“茴”字有好几种写法,如果风格也算一种写法的化,“人”字也很难多。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南董北米,各不相同。
“人”字那么多,那么做人是否也是如此呢?翻一翻《世说新语》就能看到,其实人格,也有很多元的面向。阮籍不拘礼法,嵇康潇洒不羁,王导缜密周道,谢安清旷高远,王述急躁易怒……如果说,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形象化地变成一个“人”字,想必也是各有千秋、绝不雷同。
那么,这个标准的楷书“人”字,是否可以说就没有意义呢?毕竟人有很多面,怎么会只有一种“写法”?
恐怕也不尽然。楷书又被称为正书、真书,“正”这个字,就表明了楷书的基础意义,楷书诞生之后,就基本被认作书法的起步了。
所以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无论是谁,无论最后变出怎样的风格,飘逸和沉郁,他们都必然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练过楷书,写下过这个“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的“人”。这些工整、严密的字,就是之后风格突变的起点。
做人也是这样。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千人千面,从根本上来讲,那些做人的道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正直、善良、勇敢、体恤……外在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可以千变万化甚至千奇百怪,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没有太大不同。
从阮籍到王述,都可以算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典籍里记载的他们,从面貌看绝不是“一路人”。不过扒开这些“外在”,深入内里地看,又有多少不同呢?阮籍放诞,谢安高远,本质里不都是对人本质意义、精神世界的一种思索?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14亿人口的中国,丰富多元才是一种底。人与人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不同的口味、喜好、观念,才会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谱系。
从今天的互联网看,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总能产生巨大的观点对撞。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
幅漫画,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但人应该具有的特质,不外乎这么几种。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对他人的判断,事实上也该保持一种对底的关注、对差异的包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这个道理: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我们也没那么多不同,人之为人的核心品质,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新时代青年做人时评
新时代的青年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发扬好家国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奋斗终生,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坚持知行合一,并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丰富阅历、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承担起青年人的使命责任,为祖国腾飞奉献力量。
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一个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2020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海南)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题目中明确设置了语境即电视台邀请考生客串《中华地名》这一节目的主持人。请考生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上自己熟悉的地名,使题目完整后,按照主持的文体要求,完成一篇主持词。试题比较灵活,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考生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审题难度较低,考生可从家乡生活入手,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例如旅游胜地、文化古城等。通过调动记忆中
存储的相关素材储备,对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行筛查,对能唤起记忆与情感,或许是难忘的故事,又或有特殊的意义的角度进行排序,选择较好入手的角度进行切入,由浅入深,挖掘该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
写作时可以从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角度准备谋篇布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人事物进行介绍,为避免千文一面雷同现象,选择材料时注意体现选材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引领。
本题为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我们在构思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体式驱动:本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解说词,我们要明确该文体格式的要求。
2、内容驱动:从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进行考量。该题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或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例如,选择自己参观、旅游过的城市,例如选取地域为南京,自然景观上有秦淮河长江共同孕育这自古繁华之地,中山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人文景观上从南京城的历史渊源说起,六朝古都底蕴深厚,盛衰交替,在自然的永恒和人事代谢中,涌现出的人才恰恰是时代的缩影与转折。写出了《听听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的余光中先生,款款道出了“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步入江宁织造博物馆,
你会联想到写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会想到《明朝那些事》的男主角明成祖朱棣奋斗传奇的一生,还会想到“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甚至会想到浦口火车站里曾经那个感人至深的《背影》。
3、对象驱动:写作时要有写给谁的语境意识,考生需化作电视台主持人,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领略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那么在语言上我们要避免口语化,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层次的递进或者并列,选取的人事物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4、思维驱动:在写作时要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注意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在论述地域文化的现状与优势的同时,能否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弊端和不足,为地域发展献言献策,也是当代青年学子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
【优秀范文】
01带你走近三亚
亲爱的观众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有幸客串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这次就让咱们一起走近美丽浪漫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