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房子有感
读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有感
教育电影是以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的艺术电影.本书所选择的15部电影,大多数反映了教师的人生、教师的生涯、教师的信念与追求、教师的教育智慧等主题,这正是我们将成为中小学教师在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养料.
一、教育信仰与教师人生
黑板、凤凰琴、美丽的大脚和我的教师生涯等,这些影片集中反映了中外乡村中小学教师在国家和民族最为艰难的时刻的教育追求,教育信念和教育修养.教师代表的是愚昧落后的拯救者、现代文明的启蒙者.于是,黑板承载着教师内心深处散发着光芒的人性,在战争使苍生绝望之时折射着未来的希望.犹如影片中的伊斯兰音乐,简约质朴,高亢悠扬,与荒凉的山区、颠沛的人相互映衬,如诗歌在山谷中穿行,让人在莫大悲凉的同时看到希望所在.在凤凰琴里,我看到了离去不久的那个时代我国民办教师的艰辛人生和执着追求;从美丽的大脚中,我看到了我国中西部乡村的基础教育仍然非常落后,然而却有着执着对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爱和生命奉献给学生的张美丽;我的教师生涯反映了我国20世纪承接陶行知和倪焕之的教育理想,把一生奉献
给山村教育的教师的人生,从中我们看到了教师优秀的专业品质和专业智慧.在陶行知看来,学生如自己的子女.爱才如命,是他在多年的教育中坚持不渝的.学生总是从不会到会,从不懂事到懂事,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因此,陶先生从不歧视、挖苦学生.对学生的无知、幼稚施以耐心细致的教育,给以宽容和理解.他曾满怀义愤地写了一首诗,批评歧视和体罚学生的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多么深刻的批评,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育理想与音乐人生
说到以音乐为素材的教育电影,不得不提到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和炫动我心中音乐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和专业内涵.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话——“正教者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孟子曾经说过:“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感情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歌曲培育出来的”.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马修老师抓住音乐,运用音乐,使之成为影响放牛班学生心灵的重要资源.马修用鼓励的方式,用音乐的手段建立起新的秩序,用信任
架构起互动的氛围.在音乐之声中,玛利亚老师的教育智慧更多地凸现了她的诗性魅力.音乐之声塑造了一位天性自由、善良的美丽修女形象——玛利亚,讲述了她面对一天真可爱的孩子,在反抗他们的父亲的严厉刻板的教育下,借助音乐教育孩子们的故事.霍兰先生的乐章告诉我们要“敬业乐”.就是说,教师要敬业爱岗,方能厚德泽人.电影炫动我心中的罗碧蒂老师,在人生的曲折中挺住了,她在临时代课教师的岗位上,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自己的学生,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教育电影选择音乐素材切入而每每获得成功,是因为音乐对于学生和观众心灵的特有的冲击力.所谓“乐者,心之动也.”这些教师到了打开学生心灵和情感的金钥匙,那就是音乐,那就是正音,那就是“德之华”.
三、教育追求与专业智慧
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心灵捕手这三部电影集中反映了教师的优秀的教育智慧.电影中的教师有学历,有学问,有思想,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教师们以其宽容、爱心、智慧的理解,直抵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到人生的方向,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学生成长与人间真情
电影跑吧,孩子弘扬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堂的颜反映了特殊儿童的心灵渴望,对爱的渴望,对学习的渴望,对光明和美丽的颜的渴望;草房子是同学间纯真的友情的写照;家庭作业是从学生对于家庭作业的看法来反映学生的心声以及家庭作业为个案的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以上15部电影告诉我们;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要与学生交流、沟通.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其特定的成长背景,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纯净的.只有充分地认识学生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育才能够有放矢,实现因材施教,相应地,我们教师的心灵才会走向尊重、理解与宽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