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解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解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2.揭题释题
  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介绍洞庭湖。
  二、阅读理解古诗
  1.一读,读准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检查字音,指名读,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2.二读,读好----读出节奏
  ⑴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斜线。出示节奏,指生读出诗的节奏。
  ⑵听范读。自由地练习。指生读,评价。齐读。
  3.三读,读懂----理解诗意
  ⑴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结合解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⑵自读自悟,四个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馈,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齐读古诗。
  4.四读,读美----读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美丽,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②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读出洞庭湖的朦胧美。(齐读)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③遥望洞庭山水
  在这朦胧的月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呢?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山水)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翠)
  读出和谐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这句诗妙在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读出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来读读吧!(两句诗齐读)
  ⑵小结全诗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5.五读,读熟----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z
  1.欣赏有名的诗人为我国的名胜写下的经典名篇。
  2.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