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而不是郑老
王丹
郑觉老人,久闻其对联大名,拜访老人家时与之一席话,感觉胜读十年书也!
郑爹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根本感觉不到是八十岁的人。
我问老人家什么时候接触对联,他说五岁,我一惊,他一笑,说:我家是书香世家,祖上出过翰林,爷爷考中秀才,父亲当年欲考秀才但制度取消。五岁时父亲就教我背诵“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并口头训练我,那时认不了几个字,读的是啊口腔(不识字只背得),但也因此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而且那些东西深深印在脑海就像存在电脑里一样。七岁之前读了两年私塾,全是国学内容,“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千字文”“四书五经”,反正就是背诵,那时记性好,现在都记得背得,不像现在,看过的东西过眼就忘翻页就忘,那时的背诵积累为我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七岁进学堂读书,寒暑假期间我父亲继续我的国学教育,读“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古文笔法百篇”,有个吕东莱写文章很有自己的思想,我印象尤为深刻……
老人侃侃而谈,他老家是汨罗长乐的,谈及其父兴致勃勃,老人说他父亲可以说是一位宿儒,精诗词联工书法。当年屈子祠碑林向全国书家征集作品,刷选时都盖住名字的,郑老父亲的字是岳阳市唯一入选的作品。还有一故事是,当时碑林序言是汨罗一位博学而傲慢的曾先生写的,他听说郑老父亲厉害后,呈文请修改,三千多字被砍成三百多字然后附词一首于后,后来此序受到广泛好评。
我屈子祠去过无数次,听了这些故事后,想下次得好好看看,认真。然而郑老父亲已经作古,想一睹其风采却是不能了。
说到联,郑老又提起他父亲一则有趣往事,当年两岸开放后号称台湾联圣的伏嘉模回到家乡湘阴后,点名要见郑老父亲,他们以前是同学,都书读得好。席间伏先生还请教郑同学写岳阳楼一联中把岳阳楼称为哲人楼可否恰当,当时郑同学说可,并引用尚书典故佐证,然后当场赋诗一首赠伏先生。饭后题字,伏先生又请郑同学先题,郑同学挥笔写下八个字:学术交流,书一统。切题寓意,字又上佳,顿时掌声如雷。听者我顿时也不由拊掌大笑。看着一脸骄傲的郑爹,也就更明白了郑爹水平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家学渊源。
话不絮烦,回到对联来,老人讲他读书后教书,打成右派后分到岳阳市云溪区这里,做过很多工作,后才开始敢写联,主要自娱自乐,后来声名渐渐远播,请他写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云溪成立老年大学后,他就一直讲对联,至今十多年了。写写玩玩,没想过什么发表,平时没有记下来的习惯,现在记性也差远了,写过即忘。他笑哈哈说着,一点也不惋惜。
我请老人说说自家春联记得哪些,他又拉开了话匣子,说起他的儿女来,一听真是羡煞人也,老人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是博士呢。他背有一年的春联:
老有所为,不觉一年过去;
春何其早,又看双燕归来。
上联说自己退休了,还有事做,还很开心,切人切事。下联说那年春来得早,切时,双燕既切时又指一对儿女。
轻轻一笔,似是信口说来,淡而有味,别致新鲜,我很喜欢。
我说今年肯定有单位有人请您作联,还记得几副不。老人连连摇头,说不记得不记得。后来说起云溪春晚的一副春联是老人作的,我正好拍了,记下:
港通四海厂耀三湘地域共繁荣燕舞莺歌讴盛世;
玉宇澄清金猴奋起城乡铺锦绣柳欢梅笑醉春风。
说了会,老人记得一个信息局春联是他写的,我哈哈大笑,告诉老人我寒假带学生到处拍春联时看到了,我跟学生说这副对联可是行家做的,没想到行家是您。
老人说还有两副春联在老干局宣传窗,我次日拍下记下:
三春早暖和谐地;
五福专资友善人。
万户千门凝秀;
三宜一极溢春光。
老人没有多少发表的作品,他似乎也无所谓发表什么,乐呵呵笑哈哈,我理解为一是幸福的晚年生活,家有四博士只怕做梦都要笑呢;二是豁达自信,自己认可了自己,不需要媒体大众来认可了。
次日他从家里随便了两张资料,是关于羊年春联赏评的,其中一副病联让我长了见识:
送去奔腾马;
迎来红火羊。
三周年对联郑爹指出问题大矣,原因如下:
红羊劫
古代的谶纬之说,代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以天干""""和地支""在阴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而""这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后便被称为"红羊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