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元素译名中国元素译名用字的影响探微
牛 振
【摘 要】测查清末民初中日化学书籍中的元素译名用字,发现日本元素译名对中国元素译名用字有过重
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元素译名影响中国元素译名用字,集中在1898—1921年间。1921年后日源元素译名全部被淘汰,仅有硅1被用来记录硅元素译名。(2)日源元素译名用字绝大多数存在于
中国固有汉字系统中。日本汉字系统中特有的讹混现象会影响中国元素译名用字。(3)中国汉字系统中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的同音字、异体字,及原有元素译名用字,影响译者选用元素译名用字。(4)日源译名被淘汰,缘于元素译
名简便、意义单一、准确、实用等内在要求,及汉译日本著作的出版热潮消退、中国元素译名用字逐渐规范统
一等外部影响。
爱是你我歌词下载
爱与爱
【关键词】清末民初;中日语言接触;元素译名;用字;影响
【作者简介】牛振,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引言
日本元素译名对中国元素译名的影响是中日词汇交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译名用字入手能够得出更为深入的研究结论。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只涉及个别元素译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用字测查与分析。清末民初,日源中国元素译名书写形式有哪些?这些书写形式及记录字符是否还在继续使用其行废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考察中日相关文献,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初步解答。
测查清末民初中国元素译名用字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化学教科书为主要材料,自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解放前师范学校及中小学教科书全文数据库(http://digi2.lib.bnu.edu.cn:8080/digilib/searchchannelid=40816)中,筛选出1933年①(含)之前的日源化学教科书13种,包括译自日本的10种、日本人讲述的3种②。其印行时间为1898—1933年;1921年以后印行的只有1种,元素译名用字完全遵照郑贞文《无机化学命名草案》。故本文只考察1898—1921年间的12种教科书。
测查同时期日本元素译名用字,我们以《化学语汇》(1900)为主要规范标准,搜集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和国会图书馆馆藏1890—1921年间不同学者编著的化学教科书等书籍66种,以及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1837—1889年间的化学书籍17种,根据需要进行整理、测查。
12种教科书共涉及81种元素,其中D(鏑)、Dp(鍉)、Ng(釢)等3种元素为当时“错误发现的元素”③,在教科书中均只有两见,此处不再讨论。余下78种元素中,《化学语汇》(1900)拟定译名用汉字
681①
中国文字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汉字理论与汉字史”(2018CXTD03)支持计划的阶段
性成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郑州大学李运富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笹原宏之教授和北京大学王利霞博士的指导与帮助,特致谢忱。
1933年,国立编译馆编《化学命名原则》刊行,中国元素译名用字基本统一,是为本文研究材料的截止年份。
据郭震《近代中国化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内容特点分析》,自1903年至1933年间,源自日本的中国现代化学教科书共有20种。我们手边方便查阅的数据库中有13种此类教科书,出版时间分布与郭文基本一致,可以据此达成本文研究目标。参《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34卷第2期。
凌永乐:《化学元素周期系的发现和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记录的元素为23种;用片假名记录的元素为55种,为比较中国元素译名用字历时变化,此处只讨论《化学鉴原》(1872)述及的40种元素。以下分别讨论教科书中这63种元素的译名用字情况。
一 《化学语汇》23种元素在中国教科书中的译名用字考察
  前述《
化学语汇》23种元素在中国教科书中的译名用字情况列表如下:表1 中日元素译名用字表(1898—1921)序号元素符号
现行书写形式《化学鉴原》译名书写形式中国化学教科书元素译名书写形式译名书写形式①“日本译名”书写形式日本化学书籍元素译名书写形式《化学命名原则》译名书写形式1S硫硫硫6;硫黃5硫黃5硫黃3硫2Hg汞汞銾2、汞4;水銀6水银4水銀3汞3Au金金金10;鏋2金4;黄金1金2;黄金1金4Pb铅鉛鉛10;黑鉛1鉛5鉛3鉛5Fe铁鐵鐵11鉄1、鐵4鐵3鐵6Cu铜銅銅10銅4銅3銅7Sn锡錫錫10錫4錫2錫8Ag银銀銀10銀4銀3銀9N氮淡氣淡6;育1;窒素5窒素5窒素3氮10F氟弗氣弗6;弗素5弗素5;弗律阿■謨1弗素2;弗律阿兒3氟11Cl氯綠氣綠6;|素1、鹽素4|素1、鹽素4鹽素3;格魯兒3■12H氢輕氣輕6;水素5水素5水素3氫13O氧養氣養6;酸素5酸素5酸素3氧14I碘碘碘6;沃素4;沃度1沃素5;沃度1沃度3;沃素2碘15Si硅1矽矽6;珪素1、硅1素4珪素3、硅1素3珪素2、硅1素1矽16P磷磷燐10;硄1;燐素1燐5;燐素1燐素3磷17B硼}}6;硼1;硼素5硼素5硼素2硼18As砷鉮砷6、鉮2;砒1;砒素5砒素5砒素3砷19C碳炭炭6;炭素5炭素5炭素3碳20Br溴溴溴6;臭素5臭素5臭素3;貌羅謨3溴21Bi铋鉍■1;鉍6;蒼鉛5蒼鉛5蒼鉛3鉍22Pt铂鉑;白金鈂1;鉑6;白金6白金4白金3鉑23Zn锌鋅鋅6;亞鉛6亞鉛5;精琦1、精錡1亞鉛3鋅
81牛 振:日本元素译名对中国元素译名用字的影响探微
①12种教科书中的元素译名,凡注明为“日本译名”的单列,其书写形式加粗;未注明为“日本译名”,根据相关文献确定为日本译名或受日本译名影响而产生的译名,其书写形式加粗标示,表2同此。加粗标示的书写形式统称日源元素译名书写形式。
  上表需要说明以下问题:1.元素的排序。排序以现行中国译名为准,前8种元素译名为汉语固有词对译,根据其现行记录字符的偏旁气、石、水、金排列,同偏旁字按照音序排列。其余15种元素及续表中诸元素均按此排序。2.测查材料的选择。表中列出《化学鉴原》《化学命名原则》(1933)中的元素译名书写形式,以比较中国元素译名用字历时变化。《化学鉴原》印行时间早,对其后的中国元素译名用字影响比较大。《化学命名原则》则标志着中国元素译名用字基本统一。表中列出日本《简明化学》《亚氏无机化学》《化学书》中汉字记录的元素译名书写形式,以比较同时期中日元素译名用字。日本1890—1921年间的66种化学书籍中,全部使用汉字记录元素译名的为《亚氏无机化学》,部分使用汉字记录元素译名的为《简明化学》《化学书》。3.译名同一性的认定原则。记录同一词语的不同书写形式之间存在音节有无的差异或语音差别大的(声母或韵母不同)视为记录不同译名,而语音相同或相近(只有声调不同)、字面不同的视为同一译名的用字不同。4.译名书写形式的排列。不同译名的书写形式放在一起,中间用分号隔开,按音序排列;同一译名的不同书写形式放在一起,用顿号隔开,按笔画数排列。书写形式后的数字表明使用的书籍种数。根据翻译方式,表1所列12种教科书中日源元素译名可以分为意译、音译和音兼意译①三类,以下分
别讨论其用字情况,以及其中的特殊用字现象。(一)意译元素名用字表1前8种元素的中日译名均为汉语固有词对译,译名用字一致性高,此处不再讨论。余下15种元素中13种有意译名,按照书写形式有无“素”字分别进行讨论。1.含“素”类意译名用字表1第9—20种元素的译名书写形式都有“素”字,除沃素、弗素外的11个书写形式记录意译名,由另外一个字符和“素”字构成。另一个字符或记录元素的性质,如窒、臭;或记录含有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自然物名词,如|/鹽、水、酸、珪/硅1、燐、硼、砒、炭等。2.其他意译名用字表1铋、铂、锌3种元素的译名记为蒼鉛、白金、亞鉛,由日本译者根据元素的性质创制而成。译名{白金}至迟在《舍密开宗》(1837)中已经使用。中国化学译著《格物入门·化学》(1868)中已用“白金”记录铂元素的译名,也是译者根据元素性质创制而成。汉语系统中有固有词{白金},指银或银合金,《山海经·南山经》“其阴多白金”,郭璞注:“白金,银也。”《史记·平准书》:“又造银锡为白金也”②。汉语固有词{白金}与元素译名{白金}是不同时间、地点,不同主体创制的同形词。(二)音译元素名用字日本《化学译语集》(1890)确立了砒素、硼素、苍铅、弗素、盐素、臭素、沃素为砒、硼、铋等7种元素的规范译名书写形式。在此之前,氟、氯、溴、碘4种元素均有汉字记录的日本音译名,如弗律阿兒、格魯兒、貌羅謨、沃度。表中弗律阿~謨记录氟元素的音译名,译自拉丁语名fluorum,弗律阿兒则译自德语名fluor。沃度记录碘元素的音译名,译自德语名Jod。
81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
①②本文元素译名性质、外语元素名及日语片假名音译形式均根据手头中日化学文献相关表述判定,除必要之处外,不再一一引述。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白部》,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20页。
需要说明的是,锌元素的译名记作精琦、精錡,叶明仁曾述及:“一位英国医生以广东音译锌为‘精錡’。”①按照借词音系分析,锌元素的英语名为Zinc[z  k],精字粤语音为zing1[t  1],錡字粤语音为kei4[khei4]②,受粤语音系制约与音节结构特征制约,源语词Zinc在借入过程中被实施增音操作,译作精錡。而精、錡二字的日语读音与源语词的读音相似度要差得多,“精錡”当为译者以粤语为目的语借入的音译名书写形式。琦字粤语音与錡相同,琦、錡同音换用。清末民初中国元素译名混乱不一,教科书编者误将精琦、精錡列入“日本译名”。(三)音兼意译元素名用字表1中,弗素、沃素记录音兼意译元素名。弗素中的“弗”为弗律阿兒等书写形式的节略,“素”为“元素”的节略。1837—1889年间的日本化学书籍中,沃陣、沃陳、沃顛、沃度都记录碘元素的音译名,“沃”当是上述书写形式的节略;“素”同为“元素”的节略。(四)用字差异分析上述三类译名中意译名多,词形稳定性强,只出现了两处异体字换用现象。1.珪—硅1硅元素的译名记作珪素、硅1素。《说文解字》释圭为“瑞玉也”,收珪字为圭字古文,高田忠周认为珪为圭字后出异文③。吴国庆(2010)曾论证了珪的“瑞玉”义与其记录硅元素意译名的理据性,但对日语中为何使用
硅1作为珪的异构形体记录元素名尚无定论。他认为可能是日本学者依据珪创造了硅1;或是引入了中国汉字硅1④。高松丰吉著《最新实验化学教科书》中述及:“硅1素……多成无水硅酸,或数种之硅酸盐类,为土石之主要成分。”⑤硅1字从石从重土,与硅元素的化合物“为土石之主要成分”相合,比“珪”字记录硅元素译名更有理据性。中国固有汉字硅2见于《广韵·陌韵》:“硅2,硅2破。”应读作犺è。《广韵·陌韵》另有砉字,读为狓ū或犺狌ā,硅3为砉字异体。记录“破”义的硅2,砉字的异体硅3,与记录元素译名的硅1同形,但它们没有音义联系⑥,硅1是从日本借入的元素译名专用字。2.|—鹽氯元素的译名记作|素、鹽素。鹽字《说文》已收;|字《集韵》收作鹽的异构形体,《四声篇海》《正字通》《康熙字典》等字书收录。查询《瀚堂典藏》数据库(https://www.hytung.cn/Default.aspx),清代民国书籍中偶见|字用例。日本化学书籍大多使用鹽,使用|的只有《化学教科书》1种。可见,清末民初,中日汉字系统中鹽、|都作为异体字使用。
二 《化学语汇》40种元素在中国教科书中的译名用字差异分析
  前述《
化学语汇》40种元素在中国教科书中的译名用字情况列表如下:9
81牛 振:日本元素译名对中国元素译名用字的影响探微
①②③④⑤⑥叶明仁:《中国电镀发展史·编后记》,载周金保:《中国电镀发展史》,台北传胜出版社,1995年,第152页。本文粤语音均查自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研制的《粤音韵汇》在线查询系统: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Canton/。高田忠周:《古籀篇十》。载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十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4页。吴国庆:《硅作为元素名一开始就读作犵狌犻而不读作狓犻》,《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第4期。〔日〕高松丰吉著,张修爵、彭树滋编译:《最新实验化学教科书》,挹记图书馆,1905年,第175页。日本学者成明珍《中国の化学元素名に用いられる漢字について》一文有相似结论,参《ソシオサイエンス》第18卷。
表2 中日元素译名用字表(1898—1921)
(续表1)序号元素符号现行书写形式《化学鉴原》译名书写形式中国化学教科书元素译名书写形式译名书写形式“
日本译名”书写形式日本化学书籍元素译名书写形式《化学命名原则》译名书写形式24Te碲碲鍗素2;的律■謨1的律■謨2;帝魯路1、帝魯爾2的律~謨2碲25Se硒硒硒素3;
北外附小攝列紐謨2賽連母3;攝列紐謨1攝列紐謨2硒26Pd钯鈀鈀素1;巴剌胄謨1巴剌胄謨3;剌胄謨1;巴剌地武母1巴剌胄謨1鈀27Ba钡鋇鋇素2;
拔■謨1拔■謨4;貝利武母1拔~謨2鋇28Os锇銤錒素2;阿斯謬謨1阿斯繆謨2、阿斯謬謨1;阿斯■謨1;哇斯米武母1阿斯密烏謨1鋨29Er铒鉺鉺素2;英爾彪謨1英爾繆謨1、英爾謬謨1;英爾彪謨2;愛爾比武母1英爾彪謨1鉺30V钒釩釩素2;華那胄謨1;凡那地五母1華那胄謨3;凡那地武母1華那胄謨1釩31Ca钙鈣鈣素1;加爾叟謨1加爾叟謨3;加爾休摩1;丐爾西武母1加爾叟謨3鈣32Zr锆鋯鋯素2;悉爾箇■謨1;悉爾個紐謨1悉爾箇■謨1;悉爾箇紐謨1;
素告尼武母1悉角箇紐謨1鋯33Cd镉鎘鎘素2;嘉度謬謨1嘉度謬謨3;鬲度米武母2嘉度密烏謨2鎘34Cr铬鉻鉻素2;
格魯謬謨1各路母3;格魯繆謨1格羅謨2鉻35Co钴鈷箇拔爾篤1箇拔爾妥2;箇拔爾篤1;箇拔爾1;古抱爾脫1古拔爾篤1;箇拔爾篤1鈷36K钾鉀鉀素1;加■謨2加■謨3;甲■母1;剝篤斯1;博笪休摩1加~謨3;剝篤亞叟謨1鉀37La镧鋃鋃素2;蘭答奴謨1良多母3;蘭答奴謨2;蘭多奴1蘭答奴謨1鑭38Rh铑錴錴素2;魯胄謨1魯胄謨4;錴地武母1魯胄謨1銠39Li锂鋰鋰素2;
利法謨1里替武母3;利丢謨1里丢謨2鋰40Ru钌釕釕素1;留的紐謨1留的紐謨3;了的尼武母1留的紐謨1釕41Al铝鋁鋁素1;亞爾密紐謨2亞爾密紐謨3;阿吕迷武母1;阿盧密拉1;
亞爾美1亞爾密紐謨3鋁42Mg镁鎂鎂素1;麻屈■叟謨1、麻倔■叟謨1麻倔■叟謨2、麻倔湼叟謨1;馬固內四武母1
赞美黄山的名句
麻倔 叟謨3鎂091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