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鸟鸣引起愁绪的诗句高中篇目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着,感觉到桂花飘落。夜静悄悄的,春天的山林仿佛空空如也。
俗语说“八月桂花香”,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认为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学作品并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出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所以此处桂花为秋花也不为错。但联系《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其他四首来看,每一首均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诗中的桂花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繁叶茂,花瓣细小,花淡黄或浅白。这样的花落,悄无声息,并不易发现。而诗人
竟是如此的敏感,能在一片夜中觉察到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前面的“人闲”二字。“人闲”,是身闲,没有什么事务烦扰,更是心闲,内心闲静、安宁,没有任何杂念、挂碍。在静谧的山中,心静气闲的诗人才能对大自然的一呼一息、一颦一笑如此敏感。
显然,在夜间,诗人并不能看清桂花从枝头脱落、在空中飘零、最后着地的情态。他能捕捉到这种“落”,也许是花儿飘落在他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也许是听到了众多花儿离枝落地的那一点声响,也许是闻到了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芬芳。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调、夜的宁静里。因此,诗人感到山空了。这里的空不是空空荡荡,空无一物,而是一片空旷、空寂,一片静谧。可以想象,白天的“春山”会是另一幅模样: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时不时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山林也空闲了下来。随之而“闲”的,还有诗人的心境。“人闲”所以觉察到“夜静”,“夜静”才能意识到“山空”。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东升,爬上山崖,透过密林,洒下一片清辉。月光之皎洁明亮,使幽谷的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升起,使山鸟惊觉起来,时不时地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
鸟惊,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鸟虽惊,却并不像曹操笔下的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不时地发出一两声啼鸣,在春夜的涧谷中回响。
在静极的山林间,这啼鸣之声显得特别清脆而悠远。而这一两声清脆而悠远的鸟鸣,看似打破了夜的宁静,实则更加衬托出了深山的静谧与空幽。待到鸟鸣结束后,山中的宁静显得更加无边无际。这好比将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等到涟漪消失之后,水面会显得格外平静与深沉。
以动衬静,动静相生,是王维诗歌中常见的手法。诗中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