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教育读书笔记
【篇一:读后感《罗素论教育》-王松乔】
读《罗素论教育》有感
王松乔 2013级教育管理
因为党组织这次的读书交流活动让我有机会重温《罗素论教育》中的教育思想。 《罗素论教育》,又名《教育与美好生活》,讲述了作者罗素对儿童出生起涉及到的一系列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对学校、社会教育的看法。一个儿童自小的教育确实与他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次拜读后,结合现实生活,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一定要关心爱护孩子,但不能放纵。
关爱孩子的身体,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关爱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关爱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让他们自信地成长。但,不能因为爱他们而使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更不能因此而使他们目无尊长。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要果断拒绝并给予其合理的解释。同时,从小就应使孩子懂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
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求年轻的家长们严格要求自己,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2.有条件的家庭应多多存放书籍。
许许多多的文人智者,皆因幼时即饱读诗书而才智高于他人,比如我最喜欢的作家三毛。书中有数不尽的学校中学不来的知识,它教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广阔万千的世界。环境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除了孩子在学校接触的教科书以外,我们不能保证孩子在家庭以外都会接触到什么,因此,在孩子幼时,即应由家长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儿童读物放于家中,以备儿童随时翻看。这些书要兼顾扩大孩子的视野,所选书目应广涉人文、地理、科学,另外,正如罗素所言,“最好的儿童读物乃是那些为成人而作,但又碰巧适合于儿童的书籍”,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语言等等。 要让孩子乐于读书,不可逼迫,而应引导,首先父母就要成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
3、重要的,我想着重说明的是关于学校课程设置。
罗素用了相当的篇幅阐述了14岁前的学校课程,涉及读写、算术、地理、历史、艺术、文
学、语言、数学、科学等相关学科。我想谈谈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学校的课程设置问题。我想,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教育方针下,各级教育部门对当地课程设置规划得都还是比较全面的。但,由于中国现阶段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实情,大部分中学的教学都是以中考、高考的考试科目的教学为主。我从初二开始就没上过音乐课和美术课了,上了大学后发现我的大多数同学从上初中开始学校就没安排过这两门课。 我认为,艺术课程与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同等重要。我国自古以来乐学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诗歌辞藻华丽,读上去朗朗上口,沁人心脾,更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音乐、美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要让孩子真正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让孩子拥有一双视野广阔的双眼。全面发展不仅是罗素,也是从古至今人类教育发展的理想。
【篇二:伯特兰-罗素“论教育”部分译文欣赏[论文]】三毛作品
伯特兰?罗素“论教育”部分译文欣赏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信仰是基于理性的,你应该用理由支撑该信仰而不是用迫害别人的方式,而且如果你发现该理由与你背道而驰时则应该放弃这种信仰。但是如果你的信仰是基
于忠诚的信念而发的,那你会认为你丝毫不需要论证,而且你会诉诸武力,用迫害或者用所谓的“教育”限制和扭曲青年人的心理。后一种方式尤其显得邪恶,因为它利用了还不成熟的人毫无戒备的心理。不幸的是,每一个文明国家的学校中都或多或少地在实施这一教育方式。(p.:2201)
【篇三:《周国平论教育》读书笔记】
2010-04-28 14:02:04
因为阅读了周国平先生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便想起要了解周先生的近况,于是到网上查看,无意之中发现周国平先生有了新作《周国平论教育》,以往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视角阅读他的作品,向先生学习哲学知识和方法。没想到周先生退休之后,开始关注起了教育问题,惊喜之余,便急切的想看个究竟。于是便有了手头的这本《周国平论教育》这部书。以下是一部分摘抄。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
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
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
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
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
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我一直感觉周先生对哲学有着特殊的理解和热爱,也听人非议周先生的哲学所思所行,而我不以为然,一直固执地把周先生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原因就是我感觉到周先生的思考始终在指导着自己的生命实践,尽管他的文字不如专业人士所认为的那么哲学“专业”,他的哲学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密切关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