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论文代写
  要:台湾女作家三毛的追求与梦幻、真情与爱心感动着千千万万个读者。她的作品时而含蓄,时而热烈,时而温婉,时而活泼。这不仅是她独特经历的产物,更多的是她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吸收西方新教精神,融中西文化于一身的结果。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
关键词:三毛、艺术风格、独特性、中西文化
    三毛作品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彩斑斓的异国风情,真诚深挚的爱心,质朴而诙谐的文笔,独具神韵的艺术风格,震撼着千千万万颗读者的心。三毛的作品,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写作只是我的生活记录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我没有办法。从题材方面来说,她的作品中没有什么重大现实事件的反映,写的全是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自己周围的人和周围狭小的世界;从篇幅方面来说,她的作品中也没有能够震撼整整一个时代的长篇巨著。然而,她对
生活琐事的记录,她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她的浅唱低吟,她的欢乐与悲恸,无不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灵魂,无不清晰的印下她苦苦求索的足迹。作为人的三毛,对于作为作家的三毛,无异于一座天然的金矿,或者说,她的作品像那种借树根创作的艺术品,无须人工斧凿,只须顺其天然,这是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所以她只须记录自己的生活,其实是记录她的探索,便有真正的文学,古老而永远年轻的写人生的文学。不是写一己的人生,还写众人的人生,不是写人生的图景,而是写人生的要义,写她自己和周围的人们是怎样把握自身的存在,写她认为这存在是应当如何把握。
    屠格涅夫说过:在文学天才身上……重要的是我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切东西,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这些音调在其他每个人的喉咙里是发不出来的。①高尔基也曾经教导青年作家:谁要想当作家,谁就必须在自己身上到自己——一定要到。②作家必须在自己身上到自己,哪怕到的自己很微小,但到底是见人所见,发人所未发,是属于自己的,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获得永久的价值。
    三毛的作品的魅力所在,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风貌,它发出了三毛自己的生动的、特殊
,其他人所发不出的声音,她在自己身上到了自己。从美学的观点看,三毛的作品有着独具风韵别样美的境界。
独具风韵别样美的艺术风格
    三毛,这位万水千山走遍的传奇女子,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彩的路。她的作品,好似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在向人们尽情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她那一篇篇极为坦诚的内心独白,恰似一片飘动的云,她用云一般的生命,舒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感受是甜蜜或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自然的流露。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采。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
    三毛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求学阶段(1961-1974)、流浪阶段(1974-1981)、菏西死后(1981-1991)。
    忧郁而感伤是三毛前期作品的主要风格。《惑》、《秋恋》、《雨季不再来》便是这
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有一种沉缓而感伤的情绪在流动。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三毛从小就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叛逆性,并轰轰烈烈地谈了一场在雨季中漫漾开来的恋爱。《雨季不再来》就书写了跟男朋友赌气分手后心头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眷恋;而《惑》则道出了由于倍受疾病的折磨,迷失在珍妮画像中的幻觉与苦闷。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青春烦恼的少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正如三毛自己所说:这本《雨季不再来》的小书,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和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与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三毛。③确切地说,三毛在这一时期已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对生命、爱情与真理的执着探索。这是三毛寻自我的开端,也是她创作生涯的一个起步。
    洒脱豁达则是三毛中期作品的主要风格。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也为了离开照顾得太周到的父母,更为了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去追求人生的真谛,三毛孤身远行,开始了天涯浪女的漫游生活。漂泊的生活,奇异的际遇使三毛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在作品《白手成家》中写到: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④但当那属于前世回忆
似的乡愁的撒哈拉展现在三毛面前时,她便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⑤可以说,正是这没有花朵的荒原,给予三毛以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以沙漠人物真实生活为主题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就是结集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迹》、《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等。这时的三毛,已经由温室中的花朵变成了一个被风吹雨打成了铜红的一个代表不很精致,而面上已有风尘痕迹的三毛。生活的磨砺,已使三毛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健康、洒脱、豁达的特点,充满了悲天悯人而又幽默率真的情感,因为毕竟雨季是不会再在三毛的生命里再来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三毛个性与创作风格的特点,也是三毛创作的颠峰期。
    三毛后期的创作风格则转向了沉郁而平和。爱夫菏西的海底遇难,给三毛的心灵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从此二人死生契阔、阴阳分途,三毛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倾诉对菏西刻骨思念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满含对父母无限感激之情的《背影》,读后无不使人潸然泪下,笔调也显得沉郁而凝重了,回台执教后出版的集子《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风格则渐趋于平和淡泊,少了几许忧郁、哀伤。
    大起大落的漂泊经历,戏剧般的人生遭际,使三毛的作品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三毛作品中更有那如幻似梦的沙漠海市蜃楼,那铺金流彩般大漠中的万千景象,她笔下的自然风光,总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这些随处可见的散落如珠玑的异域风光,迥异于现代文明社会中现代人生活场景的奇丽景象,无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为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发展创设了一个个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环境。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老作家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的至高境界——无技巧。读三毛的作品,就好象是在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给人一种悠悠万古的至情至意,而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但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为嫌脂粉污颜,淡扫峨眉朝至尊三毛的作品,无论是体裁、刻画人物、描绘景物的方法,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有自己风韵独具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