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初中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与中秋节、春节和清明节并列为“四大传统节日”。节日由屈原纪念而来,在传统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众多的诗句与篇章描述。下面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以及它们表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第一组:“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楼斜倚水晶楼,歌管楼前吹火箫,清明上巳少人行。”——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是唐代诗人,他的这首长诗《陋室铭》描写了扬州贫民刘、王二人的陋室,诗中写到端午节,“清明上巳少人行”,端午节前虽然还描绘了烟花和歌管乐器,但反衬出这个民间节日前后几乎没有人出行,形容了这个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第二组:“红脸狮子唱龙儿,翠袖蛾眉掌扇摇,满城尽带黄金甲,才醒还向小庭花。”——杜甫《清明上巳日》
杜甫是一个高度关注社会状况的唐代文人,这首诗是他在端午节的时候写下的,诗中描绘了
端午节期间民间流行的各种舞蹈和民俗活动,包括狮子舞、龙舞等等。这些舞狮活动和舞龙活动越来越具有了娱乐性和神秘彩,并且在诗中,它们又被赋予了喜庆的意义。
第三组:“初一十五往来香,五月风光好时节,牵衣顿足无穷曲,陌头相见更无语。”——白居易《大雪降忆京口北固亭》
这首诗讲的是白居易曾去过京口北固亭观赏端午节热闹的一幅画面。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是从整个诗句的环境和气氛来看,这是端午节欢乐气氛的一个完美体现。白居易在欣赏节日活动时,被周围的景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所吸引,面对陌生的世人,他产生了一种心底的亲近感。这种激情和热烈,可以让人从诗句中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四组:“屈子沉江孽始知,父王失国泪先垂,独立楚丘功德著,后人揉手听辞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虽然没有具体描述端午节的场景,但它提到了端午节的来源,即屈原的故事。干将和莫邪为屈原的忠臣,在屈原之死后,为了怀念他,就用粽叶包裹饭团投入江中,以寄其
思念之情。由此,这就成为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他用动人的词句描写了自己离别古原草时的伤心之情,并以屈原失国之痛来抒发对故人的崇敬。
端午的诗以上四组诗句,都涉及到了端午节及其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不仅有端午节的独特风俗习惯,也表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追忆和热爱。它们记述下的,不仅是端午节的时令景,还有中国古代文人那种清高、孤傲的才思和纯情美感。现代的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妨尝试穿上传统服饰,品尝草头人和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