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路遥以其澎湃的激情专注于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人情物事。他的《平凡的世界》成功的塑造了自尊心强、敢于冒险、富于牺牲、自强不息的孙少平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尽情展示着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作者的生活经历,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来展现人物的奋斗精神,以及路遥作品特有的苍凉浓厚的悲剧氛围。
关键词:拼搏精神  坚毅灵魂  悲剧意识  苦难学说
路遥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出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力作。”
它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为主流,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对十年浩劫的总体反思。小说的人物有近百个,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个性鲜明,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更富有丰富的内涵与永久的
艺术魅力。他不甘于旧樊篱的束缚,背井离乡,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求自身的人生价值。作者借助孙少平成长的经历,通过他平凡的事迹和周围人物的关系,与田晓霞浪漫的爱情,以及“关于苦难学说”的认识。来发掘他身上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坚毅灵魂,来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个性是共性的反映,孙少平这个人物形象正是中华大地广大农村青年真实的缩影。
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易传》言:“天行健,后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路遥是一个具有自觉的精神追求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自强不息,不甘屈服于苦难,顽强抗争的精神特征,使其作品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谈到《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时,我们不得不将其与《人生》中的高加林加以对比,高加林是处在一个能呼吸到城市文明之风却又保留着古老落后习俗的城镇交叉地带的农村,他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理想,有年轻人的魅力和创劲,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时代前进的步伐促使他前进,但地高气盛的他却在生活中饱受折磨,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弥漫着强烈的个人彩注定了他在顺境中如鱼得水,逆境时则颓败消沉。所以,最终高加林成了一个“遗
弃了故乡却又被城市遗弃的人”。
孙少平与高加林一样是具有着知识的现代青年,他们都属于奋斗型人物,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但孙少平与高加林不同的是少了一份虚狂,少了一份浮躁,而增加了一份稳重,显示了新一代农民的出路。与高加林不同的孙少平虽家境贫寒,但从不鄙视家庭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的社会现实从来不向困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求学期间少平不仅不能解决肚皮问题,毕竟家里只靠老胳膊老腿的父亲和大哥这一个半劳力来支撑这个七八口的家,家里的光景已到崩溃的边缘,而且还要面临精神的折磨。毕竟他才十七八岁,脸上少年的稚气还没有褪尽。这一年龄阶段有敏感的自尊心。家庭的贫困,艰苦的环境,使他过分自尊,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无法超脱,更无法逃避,于是他想到了书,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但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借助某种无形力量加以改变。于是他便迷上了书,近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也只有书才能让他忘记现实,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更广
阔的世界,精神也得以暂时的蔚籍,并唤起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年的高中生活给孙少平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
“路遥擅长在对生活的细腻刻画中纤毫必露地呈现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压抑”。如《平凡世界》中描写孙少平背石头的那一段文字,由此更能体现孙少平与生活的抗争中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与其本身的显明个性。他在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勇敢的挑战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少安合办砖窑的收入,而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地闯入陌生的城市,去开辟新的空间。开始去了黄原当揽工汉以自身的实力来实现人生独立自由的精神生活。这个既没有闯荡世界经验,又没有谋生技巧的农村青年,仅仅凭借一股勇气就来到了大城市。当第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卖”了,每天一块五角钱时竟感觉自己浑身象剥去了一层沉重坚硬的甲壳,胳膊腿充满了柔韧的弹性。当“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道陡坡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这样的劳动如同行使苦役的牛马!尽管少平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但他咬着牙不使自己比别人差,三天的考验期下来,尽管脊背被压烂了,两只手也肿胀起来,但丝毫没有感到懊恼,反而很庆幸,第一步成功了。他体会到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什么呢?后来又当过煤矿工人,我们且看大牙湾煤矿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大巷里矿车飞奔,灯火通明;掌子面炮声轰响,硝烟弥漫;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
小时三班倒,轮番在地下作业。在几百米深处的地下,这些流血流汗黑得只露两排白牙的“黑人”与命运抗争。煤矿无异于战场,随时伤亡都有可能发生。面对这样的环境,没有超强的体力,没有坚强的意志,怎么能站稳脚步!这里需要的是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这里不是弱者的职业,要的是铮铮不屈的男子汉。这是考验人的场所,少平并没有被它所击倒,而是勇敢的去面对,因为痛苦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抗争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钻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崇高与自豪的心理感受。他的奋斗史中贯穿他的思想主线的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其间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生存环境之苦,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他深深体会到的苦难意识,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的拼搏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生。
它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为主流,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是对十年浩劫的总体反思。小说的人物有近百个,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个性鲜明,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更富有丰富的内涵与永久的艺术魅力。他不甘于旧樊篱的束缚,背井离乡,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求自身的人生价
值。作者借助孙少平成长的经历,通过他平凡的事迹和周围人物的关系,与田晓霞浪漫的爱情,以及“关于苦难学说”的认识。来发掘他身上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坚毅灵魂,来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个性是共性的反映,孙少平这个人物形象正是中华大地广大农村青年真实的缩影。
二、      坚毅灵魂,苦难学说
路遥曾经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理解为人生的必修课,把痛苦理解为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的确人生是艰苦奋斗的漫长过程,孙少平的一生是一部生动的个人奋斗史,尽管奋斗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但那是经验、教训、鲜血和汗水掺和的混凝土,为自己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于苦难学说”是孙少平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这一学说的具体含义是:自己经历千心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这种认识成了孙少平的生活信念,人生奋进的动力,也是孙少平一生艰苦奋斗的写照。有关这一学说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少平与晓霞在黄原街上的那次邂逅。当时,两人身份上的差距如同天上人间: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乡巴佬,却不期然相遇在秋雨绵绵的黄原街头。田晓霞问他,为什么不给
她回信,是不是因为她上了大学,而自己是个农民,并说这种观念是世俗的。少平没有回信给她,但她内心明显不同意老同学对他的评价。其实,他在灵魂深处并没有看低自己。她显然不了解他这两年的变化。少平心里明白,之所以不愿和她联系,的确是两个人在生活中的处境差异太大,但这并不是说他认为所走的道路就比上大学低贱。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自己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这就是“关于苦难学说”认识上的由来。
“关于苦难学说“的形成,首先与他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关。孙少平处在社会最低层,他做过揽工汉,盖过房子砸石头。无论什么活,再苦再累他都干,长期的艰苦劳动,使他确立了自己艰苦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另一方面,与他痴迷书本,勤于思考,认识生活有关。他认识到即便是伟大的人的一生都布满了艰辛,一个普通的人吃点苦又算什么呢?他并不羡慕别人的幸福生活,艰难和幸福都是生活,生活就是如此,难道自己吃苦就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吗?他为别人的幸福生活而高兴,同样也为自己的生活而骄傲。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孙少平认为,任何人要实现人生价值,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都必须在苦难的炼狱中抗争、奋进,苦难是造就新时代人才的必由之路。
的确,孙少平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但少平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不向苦难低头,敢于挑战的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极大的困难,但这磨练了他钢铁般的意志,浇铸了他坚毅的灵魂。“关于苦难的学说”是贯彻孙少平一生的思想主线。沿着这条线,他奋斗不息,坚忍不拔,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坦然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一学说深刻揭示了他的人生观:只有经过了苦难的洗礼,人生境界才能达到高尚的层次。
三、黄土地上悲剧的缩影
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蕴来自作家的悲剧审美意识和特定时期的现实生活,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挈合中,孕育出苍凉、悲壮的人生况味和沉雄、崇高的悲剧美。
(一)爱情悲剧
路遥笔下的爱情悲剧,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挣脱不掉的悲剧性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巨大惰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以及地位、身份各种不同作用,最终酿成了他们的悲剧情节。平凡的人生
生活的平凡而个性气质的不平凡,赋予了两兄弟深受女性的崇敬。在高中读书期间,孙少
平不平凡的气质,就受到了田晓霞的青睐。田晓霞出身高级干部家庭,是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从小爱读书善思考,对事物常有超出年龄的不凡见解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长大后逐渐养成了豪爽、洒脱的男孩子性格。田晓霞还经常借书给他看,两人共同思考商讨社会问题。当三年后碰到打工的孙少平,从另外一个角度她认识到仍是衣服破烂的孙少平没有被几年的农村生活同化,她从他的谈吐中知道他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独特见解的人,同是具有青春激情的两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交流着思想,互为导师,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超凡脱俗的爱情。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素养、语言、爱好和志趣,能心有灵犀相互沟通。所以他们对于人生有着共同的感受和理解,对于事业都有一种献身的热情。田晓霞是省报记者,有着高贵的身份,但是面对黑的矿山,特别是目睹到井下工人紧张的拼搏,心中涌起了对创造财富者的无限爱戴和崇敬,深刻的体验到了劳动的伟大与庄严。孙少平是田晓霞心中的男子汉,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新的思想、知识、经验和力量。“我为我的‘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他们破除陈旧的爱情观念,以最纯真的感情演绎并推动着现代意识的发展,追求的是心有灵犀,平等的人格及自我尊严,他
们的爱情是一种既给予又获取并在给予与获取的征途上实现自身、肯定自身、持证自身价值的共享状态。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实的残酷。田晓霞一个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孙少平,一个普通农民的当煤矿工人的儿子,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结合无异于天方夜谭,路遥作为一个忠于生活的作家,从现实主义出发,迫于无奈含泪安排了悲剧结局——田晓霞,在抢救落水儿童时英勇献身,令人惋惜。从而这个晶莹剔透的爱情故事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艺术魅力,也为整部作品笼罩上了更深一层的悲剧彩。细读我们会发现孙少平是一个毫无爱情支配能力的弱者,他对爱情很无奈,他很清楚田晓霞对他只是一个青春童话,离开他是最终的必然,然而他又害怕,不愿晓霞离他而去,他爱的很懦弱!这就是社会以及性格所酿成的悲剧!
(二)事业悲剧
对于出身农村并试图脱离农民命运的高中生孙少平来说,他的路只有一条,称之为“跃龙门”,即通过勤奋学习,不懈努力,参加高考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但是少平初、高中基础太差,无法与老三届学生们匹敌,全部名落孙山。由于特定时期的客观社会原因,
孙少平通过考学成就一番事业的道路被彻底葬送了,他的未来也只能重新回到双水村。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带有悲剧彩的。
回到双水村后,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命运的恩赐。意味着他和农民还是拉开了距离,还可以看报,并且不必去地里劳动。但是他是否对自己的事业满足了呢?他人在村子里,思想却插上翅膀,在一个更大的田地里肆意翱翔。“毫无疑问,这青年已很不甘心在农村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即使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
后来村中的初中班垮掉,孙少平重新成为了农民,他的事业没有了。此时,他内心的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加上外因——即失去教师工作的促发,使他毅然的走上了另一条创业的道路——回到城市用自己的劳动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七十年代城乡差别巨大,家境贫寒的农村知识青年不可能在城市里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孙少平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在黄原的创业之路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磨练。在这里,他只能靠自己的力气谋生。做小工、抗石头、提泥包、钻炮眼。这样的体力劳动用不上他的知识和智慧,他干的再优秀,最终也只能是一个优秀的揽工汉。尽管他凭借自己诚实的劳动换来了曹书记夫妇的青睐,在其帮助下获得了城市户口,但除了这个城市户口之外,
这个城市的一切都不属于他,他还是一无所有的揽工汉。这样的奋斗结果对于一个有知识的农村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