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800字(精选2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 篇1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不约而同地流连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之中。而当钟灵毓秀、风情万种的山水与才华横溢、吟风咏月的文人相结合,文人置身于山水,纵情于山水,寄意于山水,于是便有了一篇篇的山水美文流传于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用心阅读这些佳作后不难发现,这里面隐藏着的,除了中国文人的爱恨情仇,还有中国文人的品格和精神。可能是中华文化深受老庄思想的浸润,超脱出世,文人骨子里都有一种隐士情怀,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将自己的诸多情感用诗文来倾诉,而寄身于山水的文人则常常用细腻而丰
富的笔触记录身边的美景,这样一来这些山水反而被他们赋予了新的生命,从而愈加鲜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之所以威名远扬,除了自身风景秀丽之外,更多是因为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而这文化历史底蕴便来自于中国文人的笔。很多人心心念念向往庐山,其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风景美过庐山的,数不胜数。然而,庐山虽不在五岳之中,却名气更胜。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陆游的“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王维的“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将庐山深刻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慕名前来庐山的墨客文人络绎不绝。
文人委身自然山水间,从中寻精神寄托,而山水间的情结往往都会标榜着一种孤傲。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把胸中的一腔热血全部向自然宣泄,这样一来,情感丰富了山水,山水也造就了诗文,先是景观被写入了文章,后来文章也变成了景观。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可为什么不用鸟兽虫鱼来寄托情怀而选择山水呢?这也有自然景观本身的原因,山水美景对人有一种天然的怡情移性作用。山水“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南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为观山水就是观道,同时肯定了山水“畅神”的审美功能。置身山水之中能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受。
说到底,山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底蕴,甚至是一种中华文明的符号,中国文人用山水描绘出了自己或倔强或曲折的心路征程,用山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文人的魅力!在品读诗文时,我们不但要从中吸收那些翰林子墨从山水中悟出的道理,更是要学习他们在山水中领会人生与生命的真谛,将自己心灵诗意地栖居于山水田园,寻自己内心的一份宁静。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 篇2
每当吟诵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我心中不禁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我崇敬巍峨的东岳泰山,险峻的西岳华山,魁伟的北岳恒山,俏丽的南岳衡山,雄壮的中岳嵩山;我依恋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雄浑之水、长江的滚滚东逝之水,我更怀恋哺育我长大塑造我性格的桂林山水。
阅读山水,首先要读懂山水的性情。山水各有性格: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柔变随波逐流。山的哲学意味着正直;水的哲学意味着机智。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青云直上;水的习惯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山以执著挺拔表现力度;水以畅达柔顺显示智慧。山的风格简洁挺拔,直视苍穹;水的个性丰富飘逸,潇洒从容。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所以读水会悟出什么叫稍纵即逝。仁者爱山,志在
山的博大和丰富中积蓄锤炼自己深沉宽厚的仁爱之心;智者乐水,志在让碧波清流濯洗自己的理智和机敏。山水互补,山衬托水使其端庄,水滋养山使其丰满。
只要走进大自然,就会有所收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尝尝清冽的山泉,丰润的荔枝,甘甜的香芒;看看鲜红的桃花,透红的杜鹃,粉红的木棉;去听听小鸟的欢声;也可以尽情地躺在青草地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看山鹰盘旋,看云舒云卷;或坐在金黄的河滩上,手握着沙儿,任流水抚着双脚,倾听溪流的心事,感受那水的柔情;或沐着清亮的月光,迎着夜风数星星,遥看牛郎织女,念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间或做个美梦,让温暖溢在心中,让微笑浮在腮边……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不要介意曾有的创伤,不要介意世俗的眼光,多一份真情,多一份真诚,让疲惫的身心靠在宁静的港湾,在安静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因此,置身自然,阅读山水,感悟山水,心情就会清爽无比。中华的山水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置身那翠绿青山、葱郁林木,就会觉得清凉的空气在身边缓缓地流动,心中只有山的碧绿、云的洁白、水的湛蓝、人的欢笑,就会被这人与自然和谐的神韵所浸润;走到自然的大森林,当凝视被阳光抚摸的满山翠绿森林,聆听山涧欢快的潺潺流水声,那山与水天衣无缝的精美结合都会把每个人陶醉。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 篇3
对于那片曾经喜爱,今又眷恋的山水,总是想写些什么,却发现无从谈起。直到那晚写完文章,才发现,正是那一绵青山,一片翠竹,一径清流将我画地为牢。真的是“牢”吗?也许,那片山水只是一本书,已存在的书,只能用心去读。
因此,这山,这水并非属于我的文章,而我的情却属于这片山水。当感情随着山逶迤,当心灵伴着云雾缥缈,当气息跟着清泉蜿蜒。它,已不仅仅属于你,已融于这片山水。甚至于你,也成了这山中的精灵。于是只对幽泉欣然一笑,便是一扶静谧的夜曲;只对苍穹悠然一叹,便是一卷恢弘的丹青;只对青石飘然一卧,便是一轴清雅的水墨。无须藻饰,无须雕琢,浑然天成,情丝自在其中,只需用自己的心去读它,情丝便不需去写,自然会缠绕心头。
当情丝自在心中,便是一种上善若水,将大地所有的浮华静谧在深邃的潭底,教会它淡泊;将天涯一切的碎梦纠葛在平静的波心,赐予它静默;将苍穹全部的沉默缠绵在澄澈的水面,赋予它灵动。情丝便如那三千若水般与世无争,载不动红尘,却沉得下悠然;托不起名利,却容得下大爱;浮不起那三千烦恼丝,去纳得下那万千不了情。于是,这种上善若水,融得住无数情感的音符,却也结下了无数的情茧,情茧冲不破,因为它是自己所结,情茧感知
万物,因为它在自己心中。如果有一天,真的能撕破自己的情茧,便撕去了上善若水,扯断了自己的情丝,打碎了自己的心。文,已不再成文;情,已不复为情,留下的,只有赤条条的自己。
山水将我画地为牢,情丝却将山水融于心间,是我将山水画地为牢,还是山水将我画地为牢?其实,这“牢”便是一种逍遥,我心即山水,山水即我情,这情写不出,写出便是牢,这“牢”破不得,“牢”破情也破。于是,文章不能写,情丝不能描,唯有归于这山水,归于宁静,最后归于“无为”,既是“无为”,便无须作为,无须作为,又何来文章?
山水如一本书,薄薄的一扉书页将世界分成两半,书页里是无尽的纯粹与安闲,书页外是满地的尘埃与浮华。在这纯粹与尘埃,安闲与浮华之间,我用心拜读这山水,感悟山水的精华,亲吻山水的芬芳,品读那一页属于自己的书页。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作文 篇4
对于这些自然的山水风景,我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对待它们。这些雄峻山川、瀑布,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最自然的形态。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其中体现、流露出一种
勃勃生机,焕发着无限活力,将自然生态万物联系在一起。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山静自有肃穆之美,水动亦有柔清之美,这一动一静的结合,陶冶着你的心灵,这最自然、最纯真的景象,将你的心灵升华,在这返璞归真的宁静之中,抛开尘世间的一切烦恼,这才是对这山、水、水、山的真正体会。
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对山水的描绘有不少,有杜甫的《春望》写的是泰山的雄伟壮丽,苏轼的《题西林壁》,写了庐山山石风光因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景象。这些古诗词文,篇幅虽然短小,当时没有照相机将这些美景记录下来,但细细品位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并加以想象,还是可以想象得到这些风景的绝妙之处。
我觉得现在实在是太遗憾了,现在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这些山水风景,只是沉溺语现实的物质生活中。这些人的思想太低俗了,不能够去细细体会、好好珍惜这些绝世的风景。不过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人,能够把这些绝画记录下来,供大家回忆、珍赏。我真要谢谢这些人,给了我们看这些山水最后一眼的机会。虽不指导他们怎么把这些风景取到的,但我知道这些风景现在很难寻了。这可能是我们在被污染之后的地球上对它们最后的回忆了,寻这些我们曾经拥有却不珍惜的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最近我在学校刚刚学习了一篇古文《
答谢中书书》,我读完之后感慨万千:原来也有古人把风景写得这么好啊!看来,能够不止我一个。他们也许不会想到,未来的世界会是这个样子,而我也更不会想到,只有已故的古人能和我成为知己,和我一起鉴赏这绝世的风景……
黄河作文仅此纪念即将绝世的风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