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常见差错类型分析
现代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十种类型。
(一)文字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等方面的差错等。其中最主要的差错是使用错别字。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如“屈指可数”错成“曲指可数”,“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等。
(二)词语差错
出版物中词语差错主要有误解词义、词性而误用词语,异形词选用不当,误用成语等。
词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误解词义。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使用不同的词语。如果不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词,就会造成词语误用的差错。如“招工启事”的“启事”错为“启示”,“战争启示录
”的“启示”错为“启事”,“随声附和”的“附和”错成“附合”等,就是没有弄清“启事”和“启示”、“附和”与“附合”的确切含义而错误使用的结果。容易产生类似错误的词语还有:有利—有力,合龙—合拢,化装—化妆,学历—学力,反应—反映,服法—伏法,处置—处治,品味—品位,等等。
异形词选用不当,主要是在选用异形词时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的。《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某某”、“同某某”作为参选。在已有出版物中不论使用首选字或参选字都应看做是正确的,但在校样上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3月31日试行),对部分异形词进行了规范,尽管是一个试行规范,但仍强调“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这也应成为出版物中正确使用异形词的依据。如果不注意这些异形词使用的规范性要求,就容易犯异形词选用不当的错误。如将“勾画”错成“勾划”,“成分”错成“成份”,“胆战心惊”错成“胆颤心惊”,“溜达”错成“蹓跶”,“账本”错成“帐本”,“装潢”错成“装璜”,“简练”错成“简炼”,等等。
误用成语的错误主要有两类。一是破坏了成语结构的定型性。所谓成语结构的定型性,是说成语的构成成分和构成方式比较固定,使用时不能随意改动。如“万紫千红”不能说成“千红万紫”,“意气风发”不能改为“意气奋发”,等等。二是破坏了成语意义的完整性。所谓成语意义的完整性,是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它的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构成成分的意义经过概括而形成的,带有比喻和形容的性质。使用成语时未能理解成语的完整含义就乱用,就会形成误用成语的错误。如“这一次扑灭森林大火,解放
军又一次首当其冲”这一句子中的“首当其冲”应为“冲锋在前”,却用了“首当其冲”。“首当其冲”指“处于重要位置首先被冲击”,与“冲锋在前”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三)语法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语法差错主要表现为病句。所谓病句,就是违反语法规范、违背逻辑事理、不合本民族语言习惯的语句。病句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词性误用、成分残缺、词序不当、词语重复、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句式杂糅、不合事理等。
(四)数字用法错误
数字用法错误,其出错类型主要有下列三种:一是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没有使用;二是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地方没有用;三是违反了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则。
(五)标点符号用法错误
标点符号用法错误主要有多用、少用、错用标点符号,以及标点符号使用格式上的错误。
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判别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
(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
量和单位使用错误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使用不规范的量名称。主要表现在: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同一个名称出现多种写法,使用自造的名称,等等。
招工启示2.量符号的使用不规范。包括量符号错用了正体字母,没有使用国标规定的符号,用多个字母构成一个量符号,把化学元素符号作量符号使用,把量符号当做纯数使用,量符号的下标不规范,等等。
3.单位名称书写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相除组合单位和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书写错误。
4.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把名称或不是中文符号的“符号”当中文符号使用,组合单位中使用2种符号,非普及性书刊中使用了中文符号,等等。
5.单位国际符号书写的使用错误。主要表现为:单位符号错用了斜体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错误,把单位英文名称的非标准缩写或全称作为单位符号使用,把ppm、pphm、ppb、ppt等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字作为单位符号使用,相除组合单位中的斜线“/”多于1条,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书写量值时数值与单位符号间未留适当空隙,或把单位插在数值中间。
6.SI词头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不正确。主要表现为:词头大小写混淆,独立使用,重叠使用,对不许采用词头的单位加了词头,对乘方形式的单位加错了词头,等等。
7.使用非法定单位或已废弃的单位名称。主要表现为:使用市制单位,使用早已停用的“公字号”单位,使用英制单位,使用CGS制中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及其他杂类单位。
8.图、表等中在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未采用标准化表示方式。
9.数理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书写或使用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字母、符号的正、斜体混淆,数理公式的转行不符合规定等。
(七)版面格式差错
出版物中常见的版面格式差错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不统一,主要是全书各个部分的规格、体例不统一。如各章标题及正文的字体、字号不统一,注释的位置不统一,标题、书眉位置不统一,参考文献标著录格式不统一,图表排版格式不统一,等等。以插图为例,横置插图应一律朝向左侧,即反时针转90度,如果同一出版物中有的朝左,有的朝右,就形成了版面格式错误。
2.不一致,主要是出版物中有着彼此相关内容的项目不一致。如目录中所标页码与正文实际排版页码不一致,注释标号与实际注释内容不一致,书名页著录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索引与正文页码不一致,等等。
3.不配套,主要是出版中的插图和表格与其相关的文字不配套。如插图排在与其相关的正文内容之前或拖后太多,造成图文脱节;插图、表格下端的说明性文字或注释性文字与图表不配套,造成张冠李戴;按章编排的图、表顺序号与正文章节序号不相应,造成序乱差错;等等。
4.不规范,主要是各种书刊附件的构成与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书刊附件构成不规范,包括图书不刊载书名页,主书名页必须提供的书名、著作责任者、出版者等信息不准或不齐,主书名页背面必须提供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纪录等信息不准或不齐,序、跋中指示性文字与实际情况不呼应,等等。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包括较长标准转行时割裂词汇,表格中数字末位未能对齐,正文中的空行、空字未能消除,注释的字号、字体未能与正文明显区分,插图例置和反片,等等。
(八)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出版物内容表述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不正确。造成知识性错误的原因一是对相关的科学知识不甚了解,二是错用文字或标点符号所致。按其成因划分,出版物中的知
识性错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对相关科学知识不了解形成表述错误。如某书校样中有这样的描述:“黄河源于河套”,这就犯了知识性错误,河套在内蒙和宁夏境内,黄河并非源于河套,而是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2.误用文字或标点符号致错。如将“电解质”错成“电介质”,就使一种能导电的化合物错成了绝缘体;将“声纳”错成“声呐”,就使一个物理量成了一种水声定位器。
(九)事实性错误
事实性错误是指出版物内内容表述违反了有关的客观事理、事实。校对中发现的事实性错误,主要是在通读中通过前后、左右内容的对照,推断出来的相互矛盾之处。如某书谈到一个单位近几年来为职工共建宿舍10000多平方米,该单位有100多人,平均每人有30多平方米。这组数字中就含有事实性错误。
(十)政治性错误
出版物中的政治性错误本应在编辑审稿、加工过程中发现解决,但在校样中往往遗留若干政治性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政治观点错误,二是政治倾向性错误,三是政策性错误,四是国名、人名、重大事件等因录排误植造成政治性差错。
上述这十类差错中,数量最多的是一、二两类,危害最大的是八、十两类。出版界对八、十两类防范意识较强,对其他各类,尤其是对一、二类不大在意。实际上,这十类差错是互相牵连的。编校的共同职责,就是努力消灭上述十类差错。
选自《phq培训材料》
2008.3.3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一、图书差错率,是指以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该书之后发现的总差错数,计算出来的“万分比”。如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为10万,审读后发现两个差错,则该书的差错率为2/100000,即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面行数×每行字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单排的页码、边码也按正文行数,一并计算字数。
3.目录、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按该面正文字数加15%计算;超过半面,则该面按注文的满面计算字数。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随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5.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勒口(有文字的)按正文的一个版面计算字数。
6.凡旁边串排正文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表格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7.凡有文字说明的画册、摄影集、乐谱,一律按正文的版面字数全额计算;无文字说明的,按正文版面的30%计算字数。
8.外文版图书、少数民族文字版图书的版面字数,以同样的中文版面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以用一个校对符号可以改正的,
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1个差错;行文中的数字错,每码计1个差错;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
(2)同一文字错每面计1个差错;一面内文字连续错、多、漏,5个字以下计2个差错,5个字(不含)以上计5个差错。
(3)封面(包括书脊)、封底、勒口、扉页、版权页上的文字错,每处计2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一般性的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
(6)外文、少数民族拼音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
(7)外文缩写词应大写(如DNA)却小写(如dna)的,不同文种的单词、缩写语混用(如把英文缩写N错为俄文缩写и)的,每处计1个差错。
(8)外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家和单位名称等专用名词,词首应该大写却错为小写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5个差错。
(9)自造简化字、同音代替字,按错字计算;混用简化字、繁体字,每处计0.5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10)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0.5个差错。
(11)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25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个差错。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错用、漏用、多用一边的,按每组计0.5个差错。
(2)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每处计0.25个差错;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每处计0.25个差错。
(3)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25个差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行末的,每处计0.25个差错;可用逗号也可用顿号,可用分号也可用句号的,不计错。
(4)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同样差错在每面超过3个(含3处),只计0.3个差错。
(5)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数理化等科技计量和符号、乐谱等符号的一般性差错,视情节轻重,计0.5~1个差错;同样差错重复出现,每面只计0.5~1个差错。
(6)图序、表序、公式序等序列性差错,每处计0.5个差错,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5个差错。
3.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
(1)影响文意,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每处计0.25上差错。
(2)连续在一起的字体、字号错,每处计0.25个差错;字体和字号同时错,每处也计0.25个差错。
(3)在同一面上几个同级标题的位置、转行格式不统一的,计0.25个差错;肩题与正文之间未空格的,每处计0.25个差错。
(4)阿拉伯数字转行的,每处计0.1个差错。
(5)图、表的位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
(6)书眉单双页位置互错,每处计0.5个差错。
(7)脚注注码与正文注码配套,但不顺号;或有注码无注文,有注文无注码的,每处计0.25个差错。
四、图书的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版权页、前言(或序)、后记(或跋)、目录,都为必须审读、检查的内容。
选自《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闻出版署·1997年3月3日·新出图〔1997〕79号)
2008.3.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