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鉴赏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所以,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能够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准确把握这些类别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赏要点:
怀古咏史诗一般指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其中往往不但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代表作品有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此类诗的典范。
其思想内容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慕评价古人,自伤身世,抒发胸怀抱负.如李商隐《贾生》全诗一方面为才华横溢的贾谊叫屈,怀才不遇.另一方面晚唐很多皇帝崇佛媚道 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深感悲叹.怜贾生实亦自怜. 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实行批评,或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仰慕古人成就,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
3.在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对比中,抒发国家之悲,世事无常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今变化的感慨。刘禹锡《石头城》、姜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
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发表政治见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赤壁》借史事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同时提出统治者应顺应民情,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胜的政治见解.杜牧《题乌江亭》
咏史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⑵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⑶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仅仅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所以,咏史诗里面的景物或者其他的人和事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距离,都是“有我之景”,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
表现手法: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用典抒情
常用历史典故及思想感情:
神话类:七夕、鹊桥、星桥——男女爱情的忠贞
天狼——战事  化鹤、归鹤——人生变幻,消极出世
烂柯——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
折桂——登科第    桂魄、蟾桂——月亮
历史故事:燕然、燕然勒石——对将军武功的推崇,建功立业的雄心
廉颇——老骥伏枥、尚思立功报国
封侯——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新丰客——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任用
楚狂、接舆——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
南冠、楚囚——被羁縻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身陷囹圄
雨霖铃赏析前人语句:冰心——高洁的品质    王孙——高人隐士
五柳、五柳先生——高人隐士或隐居之地
采薇——隐退之志,以示高洁
式微——表示国势或门祚衰落,或自己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不系舟——漂泊不定的生活,也指活跃的思想,不羁的性格
新亭泪、新亭风景——国势衰颓,山河变的感伤,寄寓爱国忧时的情怀。
后庭花——淫靡之音、亡国之音
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能够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
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能够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鉴赏实例: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在襄阳很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纪念。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分析:首联写到了什么事物?—— 人事、时间(往来),有何特点?——持续变迁(代谢),不停流逝(古今)
尾联写到了什么事物?作者的感情表现?——羊公碑,羊祜曾于此建立政绩,为人铭记,“尚”字与首联形成照应;泪沾襟——伤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诗,首联即抒发一种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富含哲理。尾联中一“尚”字十分有力,既有对时光流转中羊公碑依然屹立,令人敬仰的感慨,又包含了作者至今无所作为,死后湮没无闻的伤感。
解题指导:分析诗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结合诗人自身的处境与遭遇,体会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咏物抒怀诗
花草鱼虫皆有品,一花一草皆关情.咏物诗是通过描绘自然之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抒怀诗是通过某事而引发诗人某种感慨的诗歌,其主要特点是“即事抒怀”。
  咏物抒怀诗有两大特点:
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思想内容及感情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如虞世南《蝉》
2、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3、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引发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王之焕《登鹳雀楼》。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表现手法: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例如              《苔》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未小,也学牡丹开.
(1)全诗的表现手法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白描手法 (2)诗人通过写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奋发向上的品格.寄托了诗人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
常见物象及象征意义:
岁寒三友、菊花——高洁的品格      桃花——美人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芳草——怀念朋友、故国,抒写离别乡思
精卫——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志士
鸾鸟、凤凰——忠诚的贤士    鸿鹄——志向远大的人
杜鹃——忠贞、归家之念    鸢——争名逐利的小人
乌鸦——荒凉、凄惨  鹧鸪——劝人不要远行,并以此表达思乡之情
鉴赏实例:(05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问题分析:要求从情、景入手分析,诗中所写之景比较明了:草、水、树、花、山、鸟,关键是由景入情,诗中带有感情彩的词语有:萋萋、自、空,凄凉、伤感之情不言自明。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但本诗又并非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皆表达出伤春,凄凉之情。
解题指导:咏物诗有一个特点:不即不离,读咏物诗就是要通过度析所咏之物的特点、神韵,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或的寄寓美好理想,或隐含的生活道理;抒怀诗中要了解事情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事情的态度观点是什么?通过这种关联来把握思想感情及人生感悟。
“咏物隐然仅仅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抱负、恨别、怀远、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联想等。
  代表作品有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
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