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解诗赏析法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以体裁短小、语言精练、意蕴深长而深受读者的喜爱。诗歌的产生是诗人感情的进发,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诗歌的感情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纽带,诗歌的韵味体现在“意犹未尽”之中。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艺术独特,犹如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触手可摸;又如缀满星辰的夜空,深邃而优美。至于如何欣赏这些诗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古诗的理解中,有人习惯将诗翻译成现代口语的形式,以求理解起来浅显、明白、易懂,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打破了诗歌的意境,冲淡了诗歌的意蕴。同时使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变得支离破碎,全然没有作者一气呵成的激情。
笔者在对诗歌的理解中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以诗解诗,即通过引用已学过的、人们熟知的、意思相近、境界相通的诗句来解读一首新诗的意蕴,这样既不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也不会对理解诗歌内容造成困难。下面结合柳永的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对这一赏析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雨霖铃 寒蝉凄切
雨霖铃赏析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这首诗,我们必须先对作者的身世有一了解: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少年风流,放荡不羁,常游于歌楼酒肆,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柳永终生潦倒,仕途坎坷,混迹于乐工歌妓之间,为他们谱写歌词。因此内容也大多不离艳情和离愁别绪,同时也发泄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他的词中工于羁旅行役,又精通音律,善于铺叙点染。
这首词的上阕以景写起,写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寒蝉”三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秦汉时在道路上设置驿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人们饯行送别的地方,所以“长亭”一词又暗含离别之意。在这长亭处,一对即将分手的情人。无奈地听
着凄切的寒蝉的鸣叫,怎不感到心情的悲凉?词人捕捉到了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离别的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