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教案
劳动光荣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教学分析: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册第十一课,课文通过熊哥哥的勤劳和熊弟弟的懒惰进行对比,来说明:辛勤的劳动可以获得幸福,是光荣的,而懒惰会失去一切,是可耻的,使学生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这一节课所处的单元是一个以勤劳节俭为主题的教育单元,但各节课承担的任务不同。第九课和第十课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做家务活,第十二课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不分贵贱,第十三课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而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深,产生懒惰的情绪而设置的。
结合本课特点及大纲对三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知道应该自觉地劳动才是真正的光荣。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懒惰行为的憎恶。
3.行为目标:能不畏辛苦,主动参加各种劳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
2.组织学生演一演课本中的小品
3.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劳动心得
二、说教法
现代思品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
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主动参与的策略
我通过小组讨论,角扮演,让学生上讲台发表意见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2.比较明理的策略
通过图片的比较、设疑的比较、板书的比较,使学生形成深刻强烈的道德观念。
3.熏陶激情的策略
我借助儿童歌曲、谚语、古诗、小品表演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说学法
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我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观察和对比,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悟理说理的能力和规范行为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激趣导入
1.联系生活,提问激趣
开始上课,我让学生一起背《锄禾》这首诗,然后由学生说一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相信学生容易回答,接着我又提问:“如果农民伯伯都不劳动,那会怎样?如果爸爸妈妈不劳动,家里又会怎样?你喜欢吗?”学生对于和他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总是乐于思考,思想一定活跃。
2.小结引入,感知观点
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劳动有关的一课
3.感知课文
喜欢听故事、喜欢五彩缤纷的东西,这是小学生的特点,于是,我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接着由图片引出课文,让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此时,学生已被新课吸引,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文明理
我准备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考辨析的机会。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即提出问题——组织探究——归纳评价——解疑释问四个层次。
第一层:提出问题
我提出下面的几个问题:①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地哪一块浇水比较容易。②熊哥哥是怎样种玉米的?③熊弟弟是怎样种玉米的?④你认为他们谁种得轻松?
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课文答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层:组织探究
我准备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的
活动,接着再让各组的代表说说,我给予疏导点拨,估计学生能回答好问题,教师借助板书小结。
接着,我再次提出疑问:“熊哥俩的收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再一次激起学生求索的欲望,让学生自由地、热烈地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把问题“炒热”。
第三层:归纳评价
我准备结合图片、板书来张引导学生比较,并归纳观点,然后才醒目地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熊哥哥和熊弟弟的事例的强烈对比,使学生理解观点。熊哥哥虽然浇水难,但由于勤劳,获得丰收,而熊弟弟即使浇水很容易,但由于懒惰,一无所有,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辛勤的劳动可以获得幸福,是光荣的,而懒惰却一无所有,是可耻的,这时才板书课题“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借助课题绾结全课,犹如一根耀眼的光柱,使学生的道德情感获得进一步的“升温”和强固。
第四层:解疑释问
让学生用所学的道德认识分析问题,学以致用。这也是对学生道德认识的,一个反馈加深的过程。
我出示说一说中的题目:①结合课文说一说“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②你参加过什么劳动,说说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