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特点的分析
民间游戏渊源流长,一般较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管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成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幼儿民间游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幼儿民间游戏。因为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幼儿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儿童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这就使游戏符合儿童特点。所以这些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就显得比较容易学会,也易于流传。
3.幼儿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幼儿民间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幼儿民间游戏的这种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很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
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幼儿民间游戏的展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想游戏,愿意玩,就能够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幼儿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使民间游戏能在很多幼儿园中展开。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
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能够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即能够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串起来,便能够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很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并且,因为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实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能够实行。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使用
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但简单易学,材料易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种类繁多,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幼儿水平差异的限制,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促动幼儿语言、身体素质、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等水平的发展,极好地表达了游戏的价值。
一、纳入活动区活动
我们能够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美工游戏、民间童谣游戏,并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对应的材料,展开相对应的民间游戏活动。每天的区角活动中有一个民间游戏角,如益智区投放“挑绷绷”“东南西北”“跳游戏棒”“翻麻将牌”“刮刮片”“玩火柴棒”等,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打弹子”“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其审美水平也提升了。在表演区幼儿穿上民族服装、搬弄着民间小乐器、小道具,载歌载舞,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增强了幼儿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活动区,能够投放“高跷”“滚铁圈”“跳绳子”“踢毽子”“风车”“赶小猪”“跳房子”“跳皮筋”,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升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纳入主题活动
将民间游戏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即主题活动与相对应的民间游戏结合。如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在民间游戏“跳房子”的基础上,教师设置数字的格子方块和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幼儿选
择设计房子,自由创造大胆跳,看谁的花样多,这样一来便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不受任何约束和抑制,按自己的意愿实行活动,使幼儿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于是,有的幼儿边跳格子边造房子,有的看格子上的数字跳,有的两人轮流跳,有的根据图片跳,边说边跳,既学习了相关数的知识又对我国的名胜古迹有了理解。又如主题活动“秋天里”,
教师将民间游戏“弹球”与秋天的水果结合起来,幼儿用各种方法将球打进果树中,滚着玩,用脚踢,抛球落地,摘到了各种果子。
三、纳入其他一日活动
1.纳入晨间来园活动
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在活动区角准备了很多适合桌面活动的游戏材料,孩子们能够自由选择,能够一个人玩也能够和同伴一起玩“挑棍”“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抓籽”等游戏,能够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水平。
2.纳入晨间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户外晨间锻炼的游戏很多,如跳橡皮筋、跳竹竿、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幼儿能够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寻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
除了发展动作、体能还能够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纳入集体教育活动
集体教育活动中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
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几月开”“猫捉老鼠几更天”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
4.填充零散时间和过渡环节
一日活动中有很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可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实行。如“挑花线”“东西南北”“蚊子叮人”“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但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也做到了动静交替。
5.展开混班游戏活动
民间游戏能够自行选择玩伴,小班、中班、大班里展开全开放的混班自选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伙伴,让他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让他在这样的交往中提升了交往水平。民间游戏在各区的展开,不
跳橡皮筋但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拓展了幼儿游戏的空间,为民间游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结合拨到了可行的路径。
在使用民间游戏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在搜集、改编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绝大部分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了很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民间游戏中的儿歌也存有很多的迷信、过时、不准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二是因为民间游戏产生在民间,流行于口头,存有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所以在对搜集到的民间游戏实行改编时,对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应加以改进,或者重新编写,赋予新的含义,并使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如:在教民间童谣“小儿戏具谣”时,最后一句是“杨柳芽,打拔”。打拔是一种民间游戏,孩子们没听过,也没玩过,不易理解,我就把它改成“杨柳长,转花墙”。并解释说,转花墙就是转陀螺,陀螺上面的颜是五颜六的,转起来很漂亮。陀螺孩子们都见过,易于理解。
三是使用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度性。在具体使用民间游戏时,应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一日活动中的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和幼儿的需要,以及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
、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以促动每个幼儿的发展。
四是在组织幼儿民间游戏时,还应该注意安全性。对于幼儿民间游戏的动作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都应该增强安全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