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
班级:2008级中文4班
姓名: 崔维兵    
学号:200840103090 
2011.7.1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
宋代词人辛弃疾存词六百多首,其词以内容风格和形式上的无所不包而著称。辛弃疾以小调写温柔伤感,以慢词长调写豪放壮阔。其词的主导风格是豪放,雄奇和沉郁。他与苏轼并称,但是他又有苏轼不及之处。
辛弃疾是宋人存词最多的一位,他的词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属一流,并且对当时
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爱国词、农村词、闲放词和爱情词。在这四类的词中,爱国词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农村词。爱国词和农村词可以说是辛弃疾词中两项重要的成就,这自然是和他出仕与隐退的时间较长有关。而慷慨激昂的爱国词更是辛弃疾词的主调,代表着他的最高成就。
辛弃疾一生先后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等四代皇帝统治时期,虽然他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和收复失地,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于是他就将河山之恸、故国之思、对奸臣当道的无尽愤怒以及满腔的忠肝义胆化作了声宏气壮的《稼轩词》。可以说《稼轩词》正是南宋王朝这种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真实反映。在《稼轩词》中,辛弃疾抒发了人生哲理,幽怨闲情,评量了成败兴亡,刻画了田园山水,而更主要的写出了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的的政治激情。对于辛弃疾来说,凡是可以写进去文学样式的的内容,无一不可以写进词了。与广泛的内容相适应,他笔下的词风格也是多样的。慷慨雄奇、沉郁苍凉、豪放悲壮之作是其主流,而委婉缠绵、回肠荡气、高朗空灵,清新淡雅之篇也时时在其笔下出现。兼有婉约豪放的词风,摧刚为柔,柔中有刚,兼具壮美与柔美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作品论述了辛弃疾词作的多样风格:
1、豪迈奔放
辛词之豪放,主要表现为悲壮激昂,常常饱含着辛弃疾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他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雄阔壮大的艺术境界,他的笔下,山是“叠嶂西弛,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潮水是“望飞来,半空欧鹭,须臾动地鼙鼓”(《摸鱼儿》);景象是“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西江月》),壮丽雄浑;江天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阔大高远;英雄形象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战斗场面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还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壮阔境界。
2、沉郁悲壮
辛弃疾词沉郁悲壮的风格主要体现在那些抒发作者恢复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功业难就的作品里。如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题目为“赋壮词”,其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是豪放、壮美的作品。
3、刚柔相济
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风格主要体现在那些抒发作者政治失意的悲伤和怨愤的作品里。如《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借一个被妒美人惜春、伤春、留春、怨春的伤感心情,及其被排斥遗弃的苦闷,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嘲讽了奸邪投降派的猖獗不过是一时,终难摆脱可耻下场。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寄托爱国情思。在风格上缠绵而悲壮,刚柔相济。就
其内容寄托爱国情思而言,抗金报国,义无返顾,满腔忠贞,日月可鉴,恨奸邪当路嫉恶如仇,见国势日衰又忧心如焚。这种种思想品质,当然是属豪迈奔放而悲壮的,但在表达方式上,由于通体以美人自喻,以美人伤春、被妒自处来设计其他方方面面,就呈现出柔婉衰怨缠绵风格,同其所表现内容互为表里。
4、婉约含蓄
辛弃疾词婉约含蓄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体物言情的作品里。如《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大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前。作者正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家中。辛弃疾这首词是描绘元夕之夜
万众赏灯盛景,却有人独处的情事,风格一反那些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格调,呈现出婉约含蓄风格,具有深长的意味,是一首托事言情、脍炙人口的佳作。
5、恬淡清丽
辛弃疾词恬淡清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里。如《清平乐》:
鹧鸪天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小词,写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出的表现农家淳朴、有趣的劳动生活,老人和小孩,都描写得生动传神。景物和人物的配合、人物主次的配合,都极自然匀称。是一幅充满生趣的农村写生画。
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
兴趣。上下片都写的情真景真,笔调轻快,是一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
需要注意的是,辛词具有散文化的笔法,这有利于他表现散乱的心灵和慷慨纵横的情绪。这是他感情和情绪的主流。以炽热的政治情感与崇高的政治理想来拥抱人生。豪爽的英雄本常常企图与历史上的众英雄相认同。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写豪气,而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是稼轩词风的独特外,也是辛派后劲不可企及之处。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使他的形象定格在一代词宗的地位,而他词作中那清婉亮丽的细腻又使更多的后人记住了这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性情中人。
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的辛弃疾,本无意成为词人。他的词是他的生命意识的自然流淌。他将民族的命运,民族的呼声,以及自己全部的生命理想都融入他壮美词篇。当代史学家叶嘉
莹先生说:“辛氏乃是一个能以英雄豪杰手段写词而却表现了词之曲折含蕴之特美的一位杰出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