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师恩难忘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0年11月27日晚在天津音乐厅隆重上演了“桃李芬芳——声乐教育家石惟正教授学生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天津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乡音、乡情——海河儿女系列音乐会”专场演出之一。这一系列音乐会汇集了很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在天津这块土地上生活、工作过的歌唱家如郭淑珍、王秉锐、黎信昌、李光羲、关牧村、蒋大为等都举办过音乐会。天津市委、市政府,天津音乐学院的老领导和现任领导,知名的外地同行专家黎信昌、王秉锐、晁浩建、贺敏等出席音乐会。
石惟正,声乐教授,原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是业内熟知的声乐教育家和理论家。除教学以外,在声乐学科的很多领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出版过4本声乐理论专著,发表过大量文章和评论。
这场学生音乐会可以说是对石惟正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15位弟子用他们的歌声不但回忆与见证了石惟正教授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历程,更是对他声乐教育思想的一次整理与归纳,使我们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一位老声乐教育家的辛勤耕耘与收获。
一、注重对西方传统歌唱的吸收
石老师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借鉴西方声乐演唱技巧来提高声音的美感,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倡演唱中使用西
方传统演唱方式中的整体共鸣,“即在声带的震颤发出后向其上方以及下方同时引起共鸣,上方有喉腔、喉咽、口咽、鼻咽以及口腔、鼻腔及各窦体的共鸣,下方以气管为主的胸腔共鸣。这些共鸣腔似连通器一般,尽管不同频率时各部分参与共鸣的比例不同,但永远整体参与,协同工作,称为整体共鸣”①。这种共鸣方式强调声音的整体性以及声区的统一,因此,在这种共鸣下发出的声音通畅并具有穿透力和立体感。如音乐会中刘月明、王虎鸣和杨海燕等人的演唱让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石惟正教
授的这一教学思想。
刘月明,中国歌剧舞剧院男低音歌唱家。他在音乐会中演唱了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选段“造谣、诽谤”。他的低音区嗓音像磁石富有吸引力,中音区深沉浑厚,高音区雄浑结实,三个音区在充分的整体共鸣基础上达到了很好的声区统一,他用这种成熟而稳健的歌声成功地揭示了歌剧中这一反面角的内心世界,突出体现了男低音在歌剧中所具有的戏剧性魅力。
王虎鸣,天津歌舞剧院男中音歌唱家,曾在天津版歌剧《原野》中,作为A角扮演仇虎。音乐会上,王虎鸣演唱了诗词《沁园春-雪》,在演唱中无论语言如何变化,他的声音都是统一的,变化的语言好比形状各异的珠子,而通过整体共鸣所产生的声音就好比一条线,将这些不同的珠子整齐地串在一起,成功地表达了作品的内涵。
杨海燕,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也是石惟正教授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花腔女高音。她演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花腔艺术歌曲《威尼斯狂欢节》。这首作品在高音区有大段落的花腔装饰性乐句,需要在整体共鸣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呼吸和声带的精准配合来达到声音的圆润、灵巧与明亮,对演唱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演唱中,杨海燕灵活地调整头腔共鸣在整体共鸣中所占的比重,处理跳音、颤音、琶音时保持了共鸣管道的通畅,准确地塑造了主人公活泼开朗、热情奔放的音乐形象。
二、注重声字的结合
石老师在声乐教学中还非常重视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重视声音和语言之间的配合。他认为细腻的语言是优美歌声的漂亮外衣,而优美的歌声是支撑细腻语言的躯体。因此,不能只顾其中一方,而是要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和双赢。
我们从音乐会上很多人的演唱上可以看出石老师教学在这方面的特点。如:石泉,天津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石惟正的女儿。她演唱了由父亲作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咏春》和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其中,《咏春》这首艺术歌曲由《咏柳》、《大林寺
桃花》、《题都城南庄》等三首唐诗组成,音乐典雅、曲风古朴,既运用了调性、和声变化的手法,又突出了古诗的音调和韵味。石泉通过这两首作品的演唱让大家感受到她声音的通畅和歌唱语言处理上的功力。石泉对字头的重视,有益于吐字、咬字的清晰,使观众既能听清词意,又能感受到字、词
的语气分量。她对字腹、字尾也同样重视,特别对于双音素元音,过程交代得很清楚。因此较好地体现了诗词中蕴含的音韵美,用优美的歌声传递出了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和情感。
曹俊玲,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女高音。她演唱了具有浓郁京剧风格的艺术歌曲《我的中华》,为了突出作品的独特风格,她多次在字身的延长处理上使用元音多次成型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对语言的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般用在“一字多音”的旋律中,通过对其母音的多次强调,并在声音共鸣分配上适当增加口腔共鸣所占的份额,达到了强化语气、突出彩的作用。这种对语言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依字行腔、字领腔行的美学观念。
李清资,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教授,男高音。他演唱了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在这首作品的演唱中,为了突出语言的民族地方风格,他的咬字是比较靠前的,但为了保持声音的嘹亮、奔放和富有穿透力,他用平稳而深沉的气息稳定喉头,并加强后咽壁的力量,达到了声区的统一,没有因为咬字的靠前使声音失去饱满的音,突出地体现了他将声、字糅为一体的演唱特点,让大家感受到了民族地方语言的独特与亲切。
整场音乐会还包括了意大利语、英语、法语三种语言,学生们对这些语言的发音准确到位。这点不但在音乐会上,而且在石惟正教授平时的教学中也能得到更好的佐证。石惟正教授在外国歌曲的教学中,都会给学生提供字对字、句对句的汉译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在朗诵中准确地感受与区分清辅音
、浊辅音、双辅音的不同以及在感情变化中不同语气、语感的要求,并且注意规范学生的气口,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因为换气而打断语言的结构,使学生在演唱外国作品时重视原文
的演唱质量。
三、注重艺术表现力的积累
石惟正在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锻炼与培养,艺术表现力是表现声乐艺术美的灵魂,它的实现离不开歌者声情并茂的表演。它的效果可以使观众注意力集中,入境、感动、在情绪上产生共鸣,达到使观众欣赏声乐艺术的同时,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笔者在旁听石老师声乐课的时候,常听他教导学生重视感情线和歌声线,即感情的先现和延留。“在生活中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说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或独立的、连贯的一段话,肯定头脑中先有一个念头,进而向你说话的对象表现出一个由这句(段)话决定的表情,才开始说出话语。完成这句(段)话后,如果没有别的突发事件打断,表情必然要延留一会才消失,这就是感情的先现和延留”②。通过对作品感情线与歌声线的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演唱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动作,增加艺术感染力。如:在这场音乐会中于萍丽、郭立楠与王来三人的表演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于萍丽,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女高音。她演唱了伯恩斯坦的音乐剧《坎迪德》中的选段“纸醉金迷”。这首作品对歌唱者的舞台表演水平要求很高,她在演唱时声音甜美、圆润、灵活,能够在宽广的
音乐中表现华丽、妩媚的音乐彩,音质柔美且具穿透力与爆发力,感情饱满并富有热情,舞台表演非常鲜活,很好地刻画了主人公的不同情绪,使很多听不懂歌词的观众也能随着旋律的流动而激动、兴奋。
郭立楠,天津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师,女中音。她演唱了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选段“听铃声响得多么美妙”。她的声音细腻、悠扬,而且很灵巧,线条感突出。在舞台表演上还根据作品情节的需要,恰如其分地加入了舞蹈的配合,通过歌与舞融合无间的表演突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将“卡门”这个角表现得更加鲜活和生动。
王来,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青年男中音歌唱演员,曾在天津版歌剧《原野》中,作为B角扮演仇虎这一主人公。音乐会上,他为观众们带来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的唱段“当我叹息时
师恩难忘
我将看到”以及和芮金一起合作演唱的歌剧《原野》中的选段“仇虎与金子的独唱与重唱”。他把伯爵的性格表现得很到位。在二重唱中把仇虎这个人物更是表演得活灵活现,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现场观众的反应也非常热烈,王来通过细腻的表演成功地完成了歌唱与观众之间的舞台交流。
四、注重作品风格的把握
石惟正在演唱风格上的追求是广泛的,既重视外国歌曲,也重视中国歌曲;既重视中国民族综合风格
作品,也重视中国民族地方风格作品;既重视古典作品,也重视现代作品。这种营养的均衡搭配使学生演唱能力走向全面、均衡发展,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扎实宽阔的基础。
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参加这场音乐会的学生们每人演唱曲目有限,但从音乐会整体的选曲设计上看,石老师在题材、体裁、风格方面的安排较为全面。其中,有石老师自己创作的歌曲,也有西方古典艺术歌曲和歌剧,有中国民族综合风格的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也有中国民族地方风格极强的歌曲和歌剧选段,曲目涵盖了广阔的地域和时代风格。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石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追求较宽阔的演唱风格跨度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艺术修养。
五、注重艺术个性的培养
石惟正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艺术特,因材施教。他曾对笔者说过“虽然发声理论是共同的,但在具体运用上却是一个学生一个教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他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量身定制的,即使是同一声部的学生,石老师也会根据学生自身的声音特点进行训练。比如音乐会中的三位女中音,王硌(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的演唱庄重、沉稳,充满戏剧性与张力;王莹(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的演唱则抒情、柔美,追求内在与真挚;而郭立楠的演唱既热情、泼辣又细腻、灵活。三人虽然都为同一声部,但在艺术个性上却并不相同。王虎鸣和王来同为男中音。前者的演唱仿佛历尽沧桑、大气磅礴,后者既规格严谨,又生气蓬勃。在两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