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通过对比来反映生活的写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难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彩。
3、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鲁迅的文章了(《风筝》),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的情况。(打出幻灯,老师强调再记忆)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童年是否与别人不同呢?我们从《风筝》中知道鲁迅是一个严肃的甚至对自己都很苛刻的人,那他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也是严肃的吗?(学生齐读课前导)鲁迅的童年是充满童趣童真的。
二、文学常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选自鲁迅的哪个作品集?-------《朝花夕拾》。这也是散文集(强调记录)。
谁来解释一下这个书名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才拾起来)成年后回忆儿时的事,并把它记录下来。这篇文章是鲁迅在45岁时写下的,写的是童年的事情。补充写作背景:受到文人集团的排挤,从北京到厦门,用回忆童年时光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情。
三、分析文章标题和结构 
1、从题目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文章内容,写作顺序:空间、时间)
这样写的好处:条理分明。打出幻灯的总结,让学生记录在课文标题之后。
2、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文章的标题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并出过渡段。
第一部分(1—8),第二部分(9—24),第九节过渡。
☆过渡段归下不归上,凡是过渡段皆如此。
四、细细品味第一部分,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
(一)整体感知:
1、师范读第一节
(1)第一小节作者用一个词表达了百草园在其心中的地位——乐园。
(2)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
“似乎”表示不能肯定,因为时间间隔久远,印象已经淡薄,所以用不肯定的言。“确凿”表明百草园曾给我带来无限乐趣,使我记忆深刻。
这是为了突出百草园给我记忆深刻——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用哪些事物来具体表现百草园中的乐趣?
①百草园的景物(2节)②美女蛇的故事(3~6) ③冬天捕鸟(7~8)
3、齐读第2节
(1)这节写了很多景物,但作者用了几个词把它们连缀起来,条理清楚,你能发现吗?(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从这个句式及文章具体内容看,重点是在两个“不必说”还是“单是”?
重点在“单是”,这个句式使文章条理清晰——从整体到局部(泥墙根一带),详略分明。
(3)分析景物描写:
①“不必说”带出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②“也不必说”带出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写的都是动物。
③请同学速读“单是”后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你觉得哪些最有趣,为什么?(要求用形象化的言复述这部分内容。
先写动物,后写植物。参考答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且有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④小结:
这节写百草园的景物,有详有略,有静有动,还从景物的各个方面来写,比如“碧绿”、“紫红”是,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方面?(状“光滑”、“高大”、“伏”、“木莲一般”等等;声“长吟”“低唱”、“弹琴”等;味“又酸又甜”)
    第二段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绘景物的,我们看看童年时代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由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从“我”用手按住斑蝥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样子到接连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充满幻想的孩子。)
4、分析美女蛇故事
1)作者怎样由景物过渡到美女蛇的故事的?  以第三节过渡
2)一个学生领读这部分。
3)作者写这个故事有什么用意呢?  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彩,使得它更有情趣,也能体现孩子幼稚而富有幻想力的真实心理
5、一个学生朗读7~8
1)作者在下了雪的百草园可以玩哪些游戏,重点写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重点?
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重点写捕鸟。因为前两个少人鉴赏,不适宜,不合儿童心理。来衬托捕鸟的乐趣。
2)仔细阅读,出捕鸟过程中,人的动作词。(扫、支、撒、系、牵、看、拉)
拓展:想想,你玩过什么游戏或观察过什么事物,用一系列动词来描述一下。
过渡段
1、本节中三个“也许”表明作者当时什么心理,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对家人让“我”离开百草园去上私塾原因的各种猜测,省掉其他各种猜测,表明离开百草园对“我”当时的震撼和巨大影响。
2、本节最后几句、Ade表明了“我”什么心情?
离开百草园时依恋不舍的心情,以这种心情突出百草园是乐园。
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两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讨论。
☆补充寿镜吾、何谓三味的有关介绍 
寿老师自20岁考取秀才后,就没有再参加乡试,决定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鲁迅对寿镜吾老师很尊敬,他在南京读书、东京留学的时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书屋看望他的老师。
1、你怎样看寿镜吾先生
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2、你认为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苦”在何处:
1)先生要求严厉,玩得不自由;严肃、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
2)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读书苦:难读,难懂。
3、三味书屋在何处:
1)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2)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读中的乐趣也自然加多;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
3)偷玩乐。书屋后的小园,可以爬树折腊梅、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等,自然是乐意所为;读书疲惫之时,偷看小说绣像,更是一大快事;指甲上做戏又别有情趣。
4)收获乐。知识渊博的先生,自然教给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读书渐渐加多,收获自然不少;而且画的画,也多起来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5)先生乐。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方正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的崇敬,给带来了人生的最大乐趣;不仅当年印象深刻,而且至今难忘。先生的开明之举,使我能在枯燥中到乐趣。先生读书自乐的情形,也给单调的读书生活增添了一大乐趣。
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和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那里的人,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相反,对那段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欢乐回忆。
你怎样看本文主题?  (结合课后练习讨论)
对三种说法言之有理皆可,教师总结时应肯定有价值之处,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
附:“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关于“三味”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是当年执教于“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之孙,关于“三味”的含义,他的解
释可能更能体现“三味”的本义。
  三味书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间书屋,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我想谈一些实况,以供参考。
  “三味书屋”的由来
  我先祖定居绍兴后,至我高曾祖父寿峰岚时,在绍兴偏门外镜湖边开了个“寿同升”酒店,以酿酒为业。后因地方贪官及地霸的,最终使酒坊的经营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于是峰岚公便萌发了设立私塾兴办学堂的想法,一为生计,二使子孙不再行工经商。为了走好办私塾、兴学堂的道路,峰岚公首先延请名师到家坐馆,给儿子寿韵樵讲授古籍和书法等。韵樵公潜心研习,日后不但晓通文墨,在书法上也苦练有获。嗣后,韵樵公又为两个儿子寿舟墀、寿镜吾请师讲学。学业有成后都以坐馆教书为生(寿镜吾即秉承祖业在三味书屋开办私塾终身执教,被鲁迅尊称为“寿老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由于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峰岚公立下规章,在三味书屋里只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不准教授试帖诗、八股文一类考取科举功名
所需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三味书屋不是为清朝培养当官人才而设。这一良苦用心当时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见诸文字记载),不过峰岚公授意儿子寿韵桥(即云巢公),把原来购买房屋时所带一块“三余书屋”匾上的“余”字改为“味”字时,就阐明了此“三味”之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将这三句话作为私塾的教学方针,并要以此为世代相传的祖训家规。要子孙认真遵守,更不许子孙去当清朝的官。要甘当老百姓,凭自己劳动做人,要甘于过清苦的生活。应该说,儿孙们很好地遵守了峰岚公的这一宗旨,寿氏此后数代沿袭的书香门第中,像我祖父镜吾公和我父亲寿涧邻这两位长辈,都只考取了县上的秀才,取得当私塾老师的资格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终身执教于“寿家门台”内。我的伯父寿孝天也只考取到举人为止,不再图谋其它功名,虽然据其渊博的学识,谋取职位走当官的道路,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万物皆变,事难预料,寿氏家族中仍然出了个不愿遵守祖训的子孙,云巢公的一个孙子,也就是我的亲叔父寿洙邻想走另一条路。他热心参加科举。并在考期将到之时,逃出父亲为阻止他应考而设的禁闭室,从关他楼上的窗户悬绳而出,逃出应考。最后还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为吉林农安县的知县。这一违背祖训之举,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骂其“不孝”,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示从此不认这个“不肖儿子”。祖父的“三味精神”
之强烈,可见一斑。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