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散文与传记中人物刻画的方法——《藤野先生
适用学科
语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适用年级
初二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藤野先生》  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吧!
1.作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藤野严九郎,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他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896年10月毕业,并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科专门校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现日本东北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科专门校并入,成立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
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
2.写作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3.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是对过去的人和事的回忆或者回忆过去的某一段生活的散文。其特征有如下几点:
(1)运用小标题——条理清楚,内容分明。
(2)多角度描写人物——突出伟大的人格。
(3)取材精炼,以小见大——突出生活片段。
(4)句式多变——排比句,长短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叙述是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标志。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东京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仙台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北京
结构图解: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
(1)装订收藏讲义
(2)悬挂先生照片
(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考点2 藤野先生人物形象分析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从典型事例中读出人物形象:
认真负责
添改讲义
没有民族偏见
严格要求
纠正解剖图
没有民族偏见
治学严谨
正直热诚
热情诚恳
关心实习
求实精神
了解裹脚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考点3 刻画人物的方法
1.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运用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
3.叙事有详略之分
4.上下文注意过渡
这篇课文写得很有特点,写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写法上用白描手法,写人抓住特征,几笔勾勒,就很传神。如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穿旧外套,这一切画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记事很注意选用典型事例,如第二部分第二层就选用了四个典型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考点4 语言品味
(一)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
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赏析:爱国青年——是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赏析:正人君子——这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人。
(二)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词,增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举例。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赏析:“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失望。
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赏析:意思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 “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
3.居然睡安稳了
赏析:“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4.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赏析: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上,便不是自己的成绩了。
赏析:用反语表讽刺,“当然”弱国的人就应该是低能儿,这是多么谎谬的推理,作者运用反语表示强烈的愤慨之情。
知识拓展:文化知识——鲁迅三兄弟
很多人知道鲁迅,却不知鲁迅还有两个兄弟。鲁迅三兄弟中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不俗的,却是恩怨不断,在三兄弟各自的临终遗言中透露着极为复杂的纠葛感情。鲁迅是三兄弟之中的老大,同时也是如今成就最大的一位,有人曾经把鲁迅比作是天上的太阳,而周作人则是夜空下璀璨夺目的月亮,而周建人便是天空中看似微弱却闪烁的星星。他们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后世对他们也褒贬不一。
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上面的地位都是极高的,但是在阶级立场上面却是天壤之别。两个人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的,彼此之间的往来也是惨淡的,鲁迅成了文学巨擘,而周作人因一时糊涂当了汉奸。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在文学上面的才能虽不如哥哥们耀眼,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官是做的最高的,曾担任作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鲁迅临终遗言:鲁迅在上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一共七条,典型的鲁迅风格:“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周作人临终遗言:周作人比鲁迅多活了近三十年,但也真体现了那句老话:多寿则辱。所以周作人在八十岁时立下了遗嘱,与他当时的心情非常相符:“余今年已整八十岁,死无遗恨,故留一言,以为身后治事之指针。吾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也随便埋却。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第二年,周作人就在“”的暴打下去世。
周建人临终遗言:弟弟周建人是官做的最高且寿命最长的。他的临终遗言也颇具领导人的风范:“我身后的丧事要从简,要改变繁文俗礼的旧习惯。现在大家都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金很宝贵,时间也很宝贵,不能因为办丧事花国家的钱,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尸体交给医学院供医生做解剖。最后
把骨灰撒到江河大海里去。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的骨灰就是这样处理的。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学习他的彻底革命精神。”
如果将他们三人放在一个屋檐下,退回到家庭的层面,再看三人,你会发现,他们嘴上留着一样的黑硬的短髭,一样的黑眉,一样的浙江面孔,讲一样的绍兴官话,这惊人的相像后面,是他们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著作等身,一样的个性独立,一样的勤勉奋发,一样的自信好强,一样的自我,一样的自尊。
一个成为伟大的作家、一个成了“伪作协”的汉奸、一个官至副国级的干部,三个人性格不一,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谁也没想到三个人,一母同胞却造成这一的局面。在他们三个的临终遗言中,内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带了各自不同时代的特点以及他们共同的对生死的达选择不一样,即“人说文如其人”。三人选择不同,其际遇与坚持,结局也完全不同,临终遗言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