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咬文嚼字细推敲——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五法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正确判断法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
教学过程
一 一词多义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最为普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另外,文言文考查有“教考衔接”这一特点,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课文或熟知的成语典故或同义组词到相关依据。因此要充分展开联想,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方法导航】
巧辨一词多义“三法”
1.知识积累是基础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阅读时游刃有余。
2.语境分析是关键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3.学会推断很重要
(1)观字形,究其义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分析字形结构可以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有益的帮助。
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系燕父子以(  绳索 )(《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名动,做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③抚军亦厚成(  赠送,赏赐    )(《促织》)
④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吃饭     )(《种树郭橐驼传》)
⑤拔剑切而之(    吃  )(《鸿门宴》)
⑥张尾伸须,直敌领(  咬    )(《促织》)
(2)依对举,推其义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吏民,封府库(  登记造册    )(《鸿门宴》)
②唇吻辟,不知何词(      )(《促织》)
③追逐北(  逃败的军队  )(《过秦论》)
④忽魂以魄动(  因惊惧而心跳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忍而攘诟( 责骂 )(《离骚》)
(3)循语法,断其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 抬高)(《促织》)
②君安与项伯有(   老交情   )(《鸿门宴》)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师说》)
④鸷鸟之不兮(  合,结为一    )(《离骚》)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离    )(《陈情表》)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不可大。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若使为政,恐多所变更。”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用,天下困扰必矣,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安石狷狭少。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编》,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任
①安石不可大(  名词,职责   )
②武字子卿,少以父( 动词,任用    )
③简能而之( 动词,任命    )
④不区区向往之至(  动词,胜,禁受          )
⑤曷不委心去留(  动词,顺随   )
(2)度
①宰相自有(  名词,气度,度量         )
②变风俗,立法(  名词,法度   )
,然后知长短(  动词,丈量   )
义而后动(  动词,考虑   )
⑤银汉迢迢暗( 动词,度过    )
⑥皇览揆余初兮(  动词,出生   )
(3)容
①安石狷狭少(  名词,包容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②一肌一,尽态极妍( 名词,姿容    )
③室仅方丈,可一人居( 动词,容纳    )
④整顿衣裳起敛( 名词,脸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1)安石果用,天下困扰必矣,诸公当自知之。
 王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
(2)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别人都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
参考译文
皇帝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王安石不可担当大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王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合实际事理,如果他当政,恐怕政策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曾公亮说:“王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问孙固,孙固回答说:“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处于侍从献纳的职位是可以的。宰相自有宰相的度量,王安石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必想求得贤明的宰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是适合的人选。”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重用王安石,对王安石说:“别人都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的。”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俗,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二  古今异义
【知识梳理】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同形)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及词语彩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