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范文
  《将进酒》教案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换?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
  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
  ↑↓
  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
  (自信)
  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品味思考交流】
  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
  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
  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
  出世思想:圣贤寂寞
  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
  “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往古圣贤不被君王赏析之人。
  自己与自己同时代人。
  以后和自己同命运之人。
  《将进酒》教案2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翻译诗文。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素有“诗仙”之称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了,那你们知道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吗?(浪漫,飘逸,豪放)李白的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一首《将进酒》。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诗人虽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但可以一看出对时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从表面上看,歌咏的是饮酒作乐和人生如梦的主题,但却在实质上对摧残人才的社会给以有力的控诉,不能以消极情调来简单否定。
  分析:
  第一句内容:时间飞逝——感叹人生的短促,生命的短暂
  ------空间:句式工整
  表现手法:夸张{
  ------时间
  兴:先言黄河再言人
  对比:“朝如青丝暮成雪”
  文章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明诗人对现实不满
  注意:“沽”通“酤”,买的意思。
  “儿”指身边侍童。
  感情基调:悲壮豪放:
  慷慨生悲--尽欢畅饮--愤激之情--狂放至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
  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2.“醉”与“与尔同销万古愁”照应扣住诗题的“酒”,点明此诗的思想感情
  思考:
  1.为什么“愁”令李白难以释怀,要借酒来消?
  (为自己情才不遇的悲伤叹息;为古来圣贤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叹。)
  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钦佩他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况。)
  比较阅读: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者在感情和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感情:前者愤激中显消沉,后者激中见昂扬。
  技巧:前者运用借代修辞;后者直白。
  课后练习: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A、馔玉()
  B、恣意()
  C、将进酒()
  D、欢谑()
  E、沽()
  F、烹()
  G、酌()
  H、裘()
  2、读准、解释下面的“将”:①将进酒。②呼儿将出换美酒。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①qiāng请;②jiāng拿;③jiāng扶持;
  ④jiàng带兵的人;⑤jiàng带领;
  ⑥jiāng助词,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⑦jiāng希望
  课后作业:背诵这首诗
  《将进酒》教案3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重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重点)
  3、正确认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难点)
  【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让学生通过吟咏和诵读从而领悟古典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本文时而奔放,时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
学生容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