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家语,感受生命的诗意
——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有优秀作品应占1/2。”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以时间为序,第7课,魏晋时期两首诗;第8课,唐诗三首;第9课,宋词三首。诗歌组合,展示了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写作任务,规定了“学写文学短评”。
从本单元选文内容上看,学习内容侧重于挖掘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思想修养和文化自信。
从本单元能力要求上看,掌握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尝试写文学短评。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本单元诗人有基本的认知,对于学生的学习,要依据“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单元的核心任务及其构成,这样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单篇课文的传统思路,促进学生方式的转变。通过引导,使学生对于诗歌鉴赏有系统的认识,明确组成一课的几首诗歌,抑或是本单元诗歌内容的共同特点,如此构成一项任务的学习资料,完成这些学习,就完成了单元总体的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想象并体验作品情境;以意逆志,读懂并感受诗人情感。
2.鉴赏作品,学写文学评论;读写结合,提高文学素养。
【单元学习任务】
1.借助老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知人论世,理解作品;结合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以意逆志,理解诗人的生命感悟。
2.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诗人笔下写作场景,以朗诵形式展现,表现诗人写作情感。
3.对比不同诗人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的特点,深刻理解其思想意蕴,尝试撰写文学评论。
【教学过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第1课时知人论世,寻解读作品的锁钥
活动一:了解“知人论世”的论述,树立“知人论世”的观念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活动二:从典故中窥探诗人的情感
1.理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周公吐哺”等典故
利用书面资料和网络,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短歌行》中的典故
2.了解典故与诗歌情感的关系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借助一些典故分析来理解深刻的主题。从典故入手,了解这些作者的内心所想,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体悟两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活动三:结合阅读感受,书写辛弃疾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心独白。
活动四:从典故到情感,从他评到我评
“我心中的曹操”之人物评价
读懂诗歌,参考典故解析,并结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同时搜集史书和名人对曹操的评价,全面认识曹操,辩证评价历史人物。
第2—3课时景—境—情,敲开理解的门
活动一: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带感情诵读诗歌作品。
活动二:长江之畔,景同境异,对比《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
活动三:梳理《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
意象意境情感人生态度
《登高》
《念奴娇·赤壁怀
古》
活动四:穿越时空的对话,与杜甫共登高,同苏轼话江月。
第4—6课时读诗会意,理解诗人失意之悲
活动一:根据《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比较李白、白居易的形象有何不同?
篇目表达情感诗歌主人公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
活动二: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1.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奇妙瑰丽的想象。
2.欣赏《琵琶行(并序)》中作者精妙的音乐描写。
活动三:比较《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语言风格的异同
1.鉴赏作品语言风格的要点有哪些?
2.比较两首诗歌语言风格的异同。
活动四:辨析诗歌体式,探究诗体形式的选择与诗人情感的抒发之间的关系
1.介绍古典诗歌的体式概念。
2.判断《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的诗歌体式。
3.介绍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不讲求对仗、平仄,押韵较宽,诗句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格自由,适合笔随兴致、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可以让作者根据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适时换韵、换词,不必以文而害意。
第7—8课时读写结合,尝试撰写文学评论
活动一:你问,我答
小组模拟问答,采用问答模式,模拟《归园田居》和《声声慢》两首诗中的诗人,回答今天学诗者的提问。提问范围可以是写作背景、诗句深意和写作手法等方面。
活动二:你写,我赏
1.明确文学短评的概念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
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等。
2.如何书写文学短评
(1)读懂诗歌,读出诗家之意
(2)明确角度,写出鉴赏观点
可以参考阅读以下古代文学评论家的评论语,总结短评可行的评论角度
此词之作,是由于心中有无限痛楚抑郁之情,从内心喷薄而出,虽有奇思妙语,而并非刻意求工,故反而自然深切动人。——沈祖棻《宋词赏析》
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罗大经《鹤林玉露》
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神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当行第一人也。——刘体仁《七颂堂随笔》
《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陆蓥《问花楼词话》
那种茕独恓惶的境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此诗乃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陈沆《诗比兴笺》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去。——刘勰《文心雕龙》
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时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屈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沈德潜《唐诗别裁》
(3)介绍写作可参考角度:情感主旨,构思技巧,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
3.你写,我赏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注意定向论述和运用术语。小组互赏后,推荐优秀评论进行全班赏析。
第9课时诗歌朗诵,读出古今之共鸣
活动一:《朗读者》筹划活动
1.朗诵前期练习,注意“以声传情”,在声音长短、断续、轻重、疾徐和抑扬等方面。
2.选配适合诗歌内容的音乐,并制作PPT作为背景展示。
活动二:《朗读者》现场展示
1.每组选派代表朗诵本课中任意一首诗词,以声传情,展示朗诵风采。
2.小组互评,推举最佳朗诵者。
3.获奖者感言,总结古诗词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4.教师总结指导,辅导诗词朗诵的规则和要领,提升学生朗诵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