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三第11课《师说》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想象之中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劳动法辞职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砂眼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
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端午节的作文300个字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初三化学试卷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师说韩愈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
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