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门前镇申报“省诗词之乡”材料
一、隆回县司门前镇诗词创作基本情况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镇。全镇总面积为166.8平方公里,人口6.3万。司门前镇人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乡镇”,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的故乡。
1.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司门前号称“文明古镇、礼仪之乡”,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1832年这里金潭村魏纲帙创办了第一所书院——隆中书院;公元1842年魏源出版了《海国图志》;公元1910年隆中镇第一高小在这里创办(即原隆回八中所在地);1918年罗卓云在石桥铺桐树坪自己家里他创办了一所“平民学校”;1923年司门前的欧阳秋曝创办了第一所“隆中义学”。同时,各姓的族校、私塾,灿若繁星,遍及各地。特别是解放后,文化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司门前镇人杰地灵。这里自十九世纪初开始,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当官的、治学的都不乏其
人。明朝嘉靖年间,石桥铺神医欧阳文凤诏喧进京,三次入宫,治愈皇太后顽疾;清代金潭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著有《海国图志》,名扬全世界;清代金潭魏光焘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清末石桥铺国子监大学生刘纲领,在管竹庵举起反清大旗,辛亥革命追认为烈士;金潭魏肇文与黄兴留学日本,成为至交,后同时投入反清斗争,又是晚清著名书法家;石桥铺罗卓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聆讲课,成为中共邵阳地区中共地下组织的“开山祖”;司门前欧阳秋曝,是大革命时期的宝庆府第一任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石桥铺欧阳钦,是中共宝庆特区委员;欧阳明英,是中共邵阳县第九区委书记;孙家垅孙俍工与同窗,成为良师益友,后曾留学日本,曾任复旦、四川等大学教授,先后发表著作10余部;金潭魏巍曾任川西兵团副司令,授予少将军衔;司门前邹鹏奇,曾任国民党台北军区司令授中将衔后为总统府参议员;还有司门前欧阳泰刚、魏家段魏龙驰、孙家垅孙泽英等解放前任过县长。
诗歌创作方面,近代除魏源外,还有魏廷纲、魏南澧、魏大名、魏五达、魏光焘、魏之范、欧阳炯明等20多人都有作品存世。司门前镇又是隆中文化的发祥地。
2.广泛的众创作基础。
司门前镇人文荟萃,具有广泛的诗词创作众基础,诗词吟诵创作交流,早已蔚然成风。现代就涌现了像孙俍工、魏龙驰、邹亦仲、魏克孝、邹兆章、刘子贤、魏寅、刘晃、孙思明、欧阳跃求、孙才可、欧阳贤、欧阳慧、彭浩吾等一大批享誉家乡的诗词爱好者,他们的作品朗朗上口,思想性很强,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目前,司门前镇大兴诗词之风,在广大众中掀起了诵诗、学诗、写诗的热潮。那些自编自唱、随口即来的隆中山歌,声腔入韵,优美动听。各村村民喜爱诗词。各村以构建和谐、传承文化为宗旨,以诗词为主线,开展了多元文化的众性文化活动。在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司门前分会,由于分会的凝聚力和诗词的魅力,会员由原来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自编诗歌168人,目前会员中的周文锋、陈静、欧阳日初、魏先甫、欧阳翊民、王秋成、胡寿山、邹南轩、邹宗鲁、孙治中、龙利民、欧阳斌、刘毅、欧阳征琦、廖韶华、欧阳范申、萧大东、欧阳范求、韩天希、廖敦堂、邹益、贺东方、孙济中等十分活跃,他们深入众进行传、帮、带,成绩显著。其中还有36名加入了或全国、或省市诗词学会。会员中,有干部、农民、教师、医生、退休回乡人员等。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16岁。另有一批业余爱好者积极参与活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众自愿参与的诗词创作队伍。
分会除了发动众开展中华诗词写作外,尤其是在配合宣传党的宣传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选举、文明乡镇评选及传统节日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诗词活动,丰富了创作源泉。另外,分会还经常派人到各村、学校帮助工作,为他们修改诗稿,切磋诗艺,鼓励他们向《隆回诗联》及有关刊物投稿或参赛,产生了良好影响。
近年来,分会配合镇文化站,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诗词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国庆诗书画展、农民书画展、春节联展、少儿书画展……并先后召开了诗词进村(单位)座谈会、中秋诗友吟诗会、诗词讲座等。
二、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诗词创作工作
我镇为了加强对创建“诗词之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司门前镇“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1.顾问:
张正清(邵阳市诗词学会会长)
谢道溪(邵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邹宗德(邵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卿小玉( 隆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阳黎(隆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晗(隆回县文化局局长)
廖耀华(隆回县文联主席)
谭奇洪(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马轶麟 (隆回县诗词楹联学会荣誉会长)
2.组织机构
组长:刘界夫(中共司门前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周文锋(司门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欧阳日军(中共司门前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办公室主任:欧阳日军(兼)。
成员:刘勇华、张峰、刘桃英、文贵华、陈凤妨、邹宴平、廖桂武、禹云清、欧阳日初、魏先甫。   
    在镇诗词领导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我镇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镇里多次召开文化研究工作会,从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参加每年举行的各项文化活动。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具体布置、检查、督促,使工作落到实处。为保证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有关诗教工作的动员会、大型活动、颁奖会等镇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长、文体卫站站长等都亲自参与。党政联手、上下联动,使诗教工作社会化、常态化,全民参与,真创实建。
重视普及和提高。诗词已成我镇人民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主要文化活动。分会每年坚持开展话动一至两次,以互相切磋诗词创作为主。中心学校组织编辑出版了《诗联集》,共收集诗词110余首,楹联190余副。鼓励自费出诗集,已故诗人刘子贤的《山风集》
,其作品折射出了古镇诗词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会员们还积极创作诗词在《中华诗词》等刊物上发表,不少会员个人作品获得各级一、二、三等奖。由于分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少学员自愿加入,他们的加入为我镇的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诗教进村组、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形成了学诗、读诗、作诗、爱诗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持久的开展中小学诗教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学校。我镇在开展诗教活动中,以分会为龙头,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师生中以读古典诗词、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教育为主,效果很好。在学校范围内布置诗墙、营造诗词氖围。并组织中、小学生写打油诗、自由诗等,多次开展诗词征文比赛。司门前镇中学多次邀请我县著名诗人马轶麟、谭奇洪等进行国学文化交流座谈和讲授,效果很好。分会每期派会员到各校给师生上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中心学校要求各校要把诗词楹联教学工作计划,作为地方教材纳入课表。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80余首古诗词。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至少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周至少要练习学写一首诗词或一副对联作品,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课。
学校还开展了如诗词吟诵会、赛诗会、古诗文知识竞赛、诗句接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爱国情怀,享受快乐。诵读诗词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将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诗词创作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经典诗文的浸润,使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四、诗词文化工作成果显著,影响广泛
1.创建活动对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司门前镇的诗词文化建设工程,为实现“文化名镇、旅游大镇、经济强镇、优美乡镇”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诗词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社会、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中华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创建“诗词之乡”,对于提高人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开展诗教活动以来,诗词文化之花结出了丰硕之果,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乡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读诗和写诗的人多了,赌博的人少了,各种矛盾少了。一个健康
向上的学习氛围及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风貌正在形成。吟诵和创作诗词、民歌,已成为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镇独特的文化魅力,涌现了一批农民诗人。诗教活动在推进农村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2.涌现出一批人才,创作蔚然成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镇诗教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在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培养下,涌现了像陈静、王秋成、魏先甫、胡寿山等一批爱诗写诗的优秀会员,他们在各级报刊发表诗作上百余首,其中不乏质量上乘之作,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欧阳日初、韩天希、邹宗鲁等十多位会员的诗词作品在上级评选中获奖。欧阳日初是隆回第八楼社区诗词楹联板块的超级版主,其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在学生中,也涌现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创作新苗。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诗教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肯定存在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改进和提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以创建“诗词之乡”为契机,积极打造诗词文化品牌,
担当起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弘扬的责任,把我镇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为此,特申请授予我镇“省诗词之乡”称号,请贵会审定!
            隆回县司门前镇党委                       
                隆回县司门前镇人民政府
2015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