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说 韩 愈
一、作者介绍
籍贯与家世
1. 韩愈,字退之 河南 河阳(今河南省 孟州市)人。因昌黎(今河北省 昌黎县)是氏郡望(一郡之中显贵的世族、大族),故撰文常自称昌黎 韩愈
2. 韩愈自小即命途多舛,三岁而孤,由长兄韩会及嫂氏教养成人。
独尊儒术
深具传统思想,以继承人自命,逐渐建立发扬儒学、倡导古文的信念。当此之时,盛行,自皇室以至文人学士多所崇信,唯韩愈则极力推崇,排斥
数次被贬
因好直言无隐,多次被贬。最著名的一次是谏宪宗纳佛骨一案,他甘冒不韪,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被贬为“潮州刺史”。
学术思想
1. 推行古文运动
2. 文以载道:韩愈认为写作文章必“出入仁义”。
3. 务去陈言:韩愈作文章,不肯蹈袭前人一言一句。他认为:师法古贤应当“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辞力求创新的结果,使他的文章难免会有佶屈聱牙的现象。
4. 提倡过程:古文运动并不是从韩愈开始的,在其前有元结独孤及柳冕等人,都是提倡古文运动的先驱。
5. 韩愈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
(1)既有理论,又能创作杰出的作品。
(2)能抗颜为师,加上在国子监三任博士,一任祭酒,所以门生众多,形成庞大的势力。
(3)有朋友同道的帮助,例如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与韩愈互相声援。
散文
1. 主要特在其气势雄健,字句怪奇,具有阳刚之美。
2. 新党员宣誓李耆卿文章精义:“韩愈)如海,柳宗元)如泉,欧阳修)如澜,苏轼)如潮。”后以“海”形容文章壮阔优美。
诗歌
※务去陈言,富于独创。
1. 以文为诗,把散文的篇章结构、句式、虚词等运用于诗歌写作,使诗的形式散文化。
2. 用奇字,造拗句。
3. 诗的影响很大:欧阳修诗文皆学韩愈,由于欧阳修的大力提倡,王安石苏轼苏舜钦梅尧臣王令黄庭坚多少都受到韩愈的影响。赵翼瓯北诗话亦评论:“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奇险诗派:韩愈孟郊贾岛卢仝(ㄊㄨㄥˊ)、李贺等属之。
二、题解补充
1. “说”:古代文体之一,主要为“说明事理、阐述己见”。
2.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阐述师道”。观其文末段意,乃是为了嘉许李蟠好学从师之赠文,故又可列入赠序类
3. 本篇形式上是应用文(赠序),内容则属于论说文。“说”体文接近于今日的说明文,其内容、写法、风格都比较灵活多样,包含有生活杂感、读书心得、札记之类的杂文。“说”体文有不少著名篇章,例如:韩愈杂说四首、柳宗元捕蛇者说周敦颐爱莲说等。
三、国学常识
()韩愈与柳宗元之比较
韩愈
柳宗元
时代
字号
退之,自称昌黎 韩愈宋神宗昌黎伯,世称韩昌黎
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生平
1. 三岁孤,靠兄嫂抚养,自幼刻苦勤学
2. 倡导古文
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
学术
1. 发扬儒学,排斥
2. 后人以“文以载道”来代表韩愈的思想
3. 诗属奇险诗派
1. 思想博通三家
2. 长于山水游记、寓言
3. 山水游记文笔清丽,为后世游记的楷模
著作
昌黎先生集
柳河东集
备注
1. 古文八大家之首
2. 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3. 名篇:师说送董邵南序
1. 韩愈并称“
2. 名篇: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
()散文与骈文之比较
骈文
散文
性质
同属无韵文,不押韵
别名
四六文
古文
起源
东汉末年
尚书
发展
盛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六朝,定型于,衰于后,复兴于
1. 陈子昂柳冕等人,舍骈文而作散文,为古文运动先驱
2. 皇家宫殿韩愈柳宗元出,复倡古文, 欧阳修力尊文,王安石曾巩、三随之,古文因此大振,古文运动方成
3. 亦重视
对偶工整,平仄和谐,用典繁多,词藻华丽,追求形式美
朴实无华,涵蕴教化
代表
作家
陆机企业标志、初四杰、李商隐袁枚
古文八大家、归有光桐城三祖、曾国藩
备注
李商隐自定其所作之骈文为樊南四六甲乙集,于是“四六”之名乃确定
()“序”体概述
说明
备注
赠序类
赠人以言,以表敬爱或陈忠告之谊者,师说韩愈初赠人始以序名,又称“引”、“说”。如:韩愈 师说
序跋类
说明著作之旨趣及经过,
又分“书序”及“诗序”
书序
1. 自序:台湾通史序
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2. 他序: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1. 序原置于书末,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叙;而因后人于序后又有增补,乃移序于书前,书前者称“序”,书后称“跋”,合称“序跋体”
资产评估的方法2. “序”又称叙、引言、前言、弁言
“跋”又称后序
诗序
桃花源记琵琶行并序
正气歌并序
() 唐代古文运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