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师说》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一、《师说》(韩愈)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简单谜语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快乐的小木匠
二、理解性默写习题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
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复韵母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12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13、“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14、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__ _________,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1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16、《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7、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18、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19、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20、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                                    。”
21、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2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23、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2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优盘怎么用26、《师说》中,韩愈认为一般人由于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反过来“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糊涂的。
27、韩愈《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28、韩愈《师说》中用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的例子来说明了一个观点:“”。
29、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30、《师说》中,韩愈认为只跟从老师学习断句等基本知识,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去请教老师,这种“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31、韩愈认为,每个人都有疑惑,因为      。
32、《师说》中阐明从师原则的四句:        ,    ,    ,    。
33、韩愈批评了那些让孩子从师自己却不从师的现象,相关语句是:        ,      ,        。
34、与“青胜于蓝”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
35、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其原因,他说:“        ,        ,        。”
36、韩愈赞同李蟠能行古道,李蟠的具体表现是:      ,        ,      ,      。
参考答案
师说韩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2.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犹且)从师而问焉。
1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1、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6、 于其身则耻师焉
2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圣人无常师
29、余嘉其能行古道。
30、小学而大遗
31、人非生而知之者
3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4、弟子不必不如师
3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6、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